EN| PT

光影伴我城──探索澳門本土電影的機遇

2015年01月 | 第一期
文/陳美婷、周俊元、王郊、梁偉鍵、區雁華

澳門電影沒有荷里活的大製作,也沒有如中國內地或香港電影業般的豐厚資金支持,但無論是澳葡時代還是特區成立至今,仍有不少有心人投身電影業,以影像記下小城的光與影。我們採訪了幾代的澳門電影人,為澳門電影作一個回顧與前瞻。


base-67.jpg   base-68.jpg 

base-69.jpg


 

從無到有的電影之路──蔡安安與何飛兩代澳門電影人的本土經驗

 

已年屆七旬的蔡安安,絕對稱得上是澳門的老電影人。臉上佈滿人生閱歷的他,一說起電影,就嗓音嘹亮地訴說他的電影夢。他認為,澳門電影第一個里程碑,出現於1989年,當時澳門有電影院,卻沒有本土電影製作。有見及此,他成立了蔡氏兄弟(澳門)影業公司,在1989年開拍澳門第一部華人拍攝的電影《夜盜珍妃墓》,故事內容雖與澳門無關,但就開啟了澳門人拍攝電影的先河。

 

在澳門回歸前,蔡安安孤注一擲,賣掉房子拍電影,於1995年公映的《大辮子的誘惑》,以土生葡人作家飛歷奇的同名作品為藍本,講述1930年代葡萄牙貴族青年與中國擔水姑娘之間的愛情,可說是首部反映澳門本土文化的電影。

 

《大辮子的誘惑》屢獲殊榮,包括奪得葡萄牙第25屆費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及在1998年美國費城國際電影節獲特別榮譽獎。但風光的代價是「經濟嚴重虧損」,電影叫好不叫座。「當時壓到喘不過氣,艱苦一言難盡。我也因此轉向拍攝電視劇集、紀錄片和專題片等收入較穩定的項目。」蔡安安說。

 

蔡安安認為,澳門電影業能否健康發展,關鍵是政府如何投放資源發展這個產業。「現時是澳門電影業的第二個轉捩點──政府開始資助電影製作,這有望為電影業帶來一番新氣象。但澳門政府應集中資金重點支持個別電影,挑出一兩部電影打響名堂,否則均等支持只會令這些電影項目平平無奇。」

 

此外,蔡安安認為澳門電影人的目光要放得更遠:「北上發展已是港澳發展的大趨勢,兩地的電影業亦然。即使目前的澳門電影要以合拍片方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但這種狀況會隨着澳門新一代的專業人才出現而改變,最終會有具澳門精髓的電影出現。」

 

那是否表示,澳門電影業若沒有政府支持,就難以生存?而電影人不向外發展,就難以完電影夢?

 

八十後澳門導演何飛就直言,澳門電影業根本仍未出現,儘管澳門的製作公司愈來愈多。

 

「澳門只有六十萬人口,就算只有十分一的人去看電影,也只有六萬觀眾,更何況現實是連六萬也不到,拍電影就肯定不能回本。因此,許多製作公司也以接拍廣告為生,有時間和額外資源才會拍電影。」何飛說。

 

何飛曾拍過《在路上》、《信箱》及《痕跡》等具本土情懷的獨立電影,而且也曾搬上本地電影院公映。但他仍覺得,只靠澳門市場實在難以發展商業電影,而要拍商業片,就一定要衝出澳門,吸引外地觀眾群。

 

去年,何飛曾參與「粵港澳電影創作投資交流會」,接觸到來自內地和香港的電影投資者。這次經驗告訴他,外地投資者亦對澳門電影劇本感興趣。

 

「澳門電影很本土,這是由於澳門有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何飛認為,這是投資者對澳門電影感興趣的原因。但拍電影所涉及的方面有很多,包括影像、故事、音樂和美術等,因此,只要有一環節出錯,電影的可觀性也降低。「在澳門,要找一名專業的燈光師、服裝、專業的場景設計、負責道具的人十分困難。」因此,他與蔡安安就政府的角色有不謀而合的看法:「政府要是支持電影產業,就應集中資源扶持一兩位可拍出有水準電影的導演,而不是太公分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