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理工學院:連結社區讓澳門被看見

2017年04月 | 第二十期
文/黎祖賢

base-01.jpg   base-03.jpg


當你向海外親友推介澳門手信時,八九不離十是杏仁餅、牛肉乾,但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下稱理工藝校)校長、文化創意產業教學暨研究中心(下稱文創中心)主任徐秀菊希望有朝一日,本澳設計品牌及文創產品能夠成為小城的標誌。要達成這目標,教育可謂任重道遠。

 

配合澳門經濟產業發展、培養文創產業人才,理工去年三月成立文創中心。徐秀菊指出理工藝校多年來已為澳門培養逾千名設計、音樂及視覺藝術等領域的專業人士,而文創中心將擴大這基礎,「連接社會不同資源」,如舉辦工作坊、講座及短期課程等,以更具彈性的方式回應社會需求。

 

去年舉辦的文化創意夏令營更能體現這份理念。在路環荔枝碗船廠近期備受社會各界熱議前,中心去年四月已派出藝校師生到該處考察,並以這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群為題,設計出為期三日的夏令營讓本澳中學生參加。中學生最後透過攝影、插畫、陶藝等手法創造出多件有關荔枝碗的文創產品,並以市集方式營銷。

 

「文創教育需要扎根本土,這些孩子有了這種感受後,他們將來可能會選擇與藝術相關的行業,又或者成為文創產品的支持者,因為他們都愛這塊土地。」徐秀菊將文創教育比喻為金字塔,最底層需培育一批對藝術美學有感受的人去支持文創產品;第二層是對文創設計有興趣並加以推廣的群眾;最頂層則為專業的設計人員及管理者。

 

除了「向下扎根」讓高中生感悟藝術文創的美好,理工早前與台灣藝術大學合作舉辦跨領域藝術碩士學位課程,讓文創教育從學士領域向上提升,培育專業人才。她表示,現時理工藝校的學士課程採用分科設置,學生分別專注於設計、音樂及視覺藝術等領域單獨發展,但現時的世界潮流是各領域界線模糊化、一體化,故此,澳門需要更多跨領域人才;理工藝校未來亦計劃開辦文創碩士課程,進一步迎合社會發展所需。

 

徐秀菊在訪問中一直反覆強調社區對文創教育的重要性。「社區是最重要的,是我們生活的地方,是我們產生連結的地方;我們中心及藝校要扎根在地,每一寸土地都是社區重要的部分,而每一寸土地每個社區也不一樣,都有不同的故事可以說。」雖然來自台灣,但她一談及澳門社區文化時好像眼睛發亮。她以荷蘭園為例,指出該區在她的眼中是十分大,因為醞釀著不同的中西文化,有很多故事、寶藏有待發掘。

 

因此,文創中心最近著手進行《澳門社區文創研究》,分析國內外社區文創發展和澳門現況,以及分析澳門每個社區的優勢。此外,理工開辦社區文創課程並推動老師在教學上不斷與社區合作連結。

 

同樣來自台灣的于國華最近獲邀出任理工文創中心客座副教授,主理社區文創研究。台灣於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提倡「社區總體營造」概念,積極構建不同地方的社區意識面貌,推動地方文化特色產業。談及台灣的成功經驗,他強調:「台灣社區、農村最後亦發展出自己的文化產業。澳門雖然人少地少,但都有發展機會,關鍵是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然而,這並非單純地將大三巴牌坊印在T恤上或將荔枝碗船廠圖案製作成馬克杯,最重要的是「提煉出」當中的故事及文化,如荔枝碗船廠所蘊藏的複雜工藝。

 

「社區文創是要讓澳門成為澳門的產業,讓澳門真的被看見。」這是他對未來工作的冀盼。

 

理工學生——設計新世代

 

回顧大學生活,三位理工設計學士課程的大三學生都異口同聲地答道:「時間過得好快。」

 

「以前見到師兄師姐在學校為做功課熬夜時,我都會覺得他們一定是等到最後才做功課。但修讀了3D動畫科後,我才明白時間是怎樣不夠用。」修讀多媒體設計課程的蔡李琪笑言,當多個科目的功課需一起遞交時,工作量之多足以令某些同學三天沒有回家。然而,做自己喜歡的事怎樣辛苦也值得。她坦言:「我中學時對讀書不感興趣,讀大學後媽媽曾經跟我說:『你現在留在學校的時間還多過你中學開書包(溫習)的時間。』這句話我一直都印象深刻。」

 

修讀平面設計後,薛嘉敏對周邊事物更感興趣。當在街上見到一個橫幅廣告時,她會思考當中的設計是否合適,如字數、行距、排版等,不免俗套一句:「生活就是靈感」。她的同學李寶堅曾自製手機殼出售,十分看好澳門文創業的發展,因為政府近年十分支持青年創業。然而,談到將來就業,李寶堅打算在設計公司累積一定經驗後才考慮開創自家品牌,而今年暑假的課程實習,她希望到台灣文創機構吸收經驗,擴闊眼界,帶不同的元素回澳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