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一白藝術:希望藝術家明白畫廊存在價值

2021年05月 | 第四十四期
文/羅德慧

藝術品的買賣與收藏,從來都只是一小撮人的玩意。即使對藝術愛好者來說,要購置藝術品,都可能因為心頭好的天價而卻步。當文化要轉化為「文化產業」,有質素的藝術品需要轉化為有人願意買單的作品,中間必然需經歷一段發展過程。在政府對「文化產業」的定義中,「藝術收藏」是四大文化產業之一,當中包含了攝影公司在內。根據統計局作出的2019年文化產業統計 ,從事藝術品創作、銷售及拍賣的有營運機構共23間,服務收益為1,720萬,當中拍賣服務佣金收入佔25.8%。但這些亮麗數字,與行業內的部份人看法與觀察,顯然與事實有段距離。


傳統的路走得崎嶇,隨着時代而新闢的蹊徑,正帶來另一番新景象。小而美的畫作成為大眾入手的對象,而買賣除了在藝廊或拍賣行發生外,網上銷售也越來越多人選擇。今期焦點報導,數個單位的代表現身說法,讓大家對藝術的價值與買賣的可能有更多思考面向。


pic link_03_cn.jpgpic link_02_cn.jpg


一白藝術:希望藝術家明白畫廊存在價值 


一白藝術成立於2013年,當時的藝術買賣氛圍,「就同我哋個名一樣囉!一片空白,哈哈!」鄧裕澄 (Emilia)是一白藝廊的行政總監,出於個人對藝術及收藏的熱愛與認識,她於倫敦回澳後決心要在沙漠開這一片荒。接近十年過去,整片生態有稍稍變綠嗎?「從前講藝術品買賣或市場,無人知道是甚麼,到現在大家聽到這件事,即使未必買,他會知道這回事,也很初步地知道拍賣會、藝術家、藝術作品的價值。」


一白藝術於皇朝的辦公室外,設有一小片展示空間,藝術品在冷冰的梯間與走廊帶來強烈反差。.jpg

一白藝術於皇朝的辦公室外,設有一小片展示空間,藝術品在冷冰的梯間與走廊帶來強烈反差。  圖/施援程


這重認識的背後,她發現令很多人一開始產生興趣的,都是藝術品的價格,而非藝術家或作品本身,「點解草間彌生的南瓜咁貴嘅?」類似的提問,是很多場對話的開端。作為商業畫廊,最大的職能是要做藝術品交易,創造一個市場,但當澳門根本沒有這個市場,她笑言自己很多時會兼職做收藏家的教育,因為只有懂得欣賞,才會買來收藏。「以人口來計,澳門不缺藝術家,缺的是欣賞的人。」無論是民間或官方的展場,澳門的展覽都是四季不斷,然而訪客的疏落、門票的低廉甚至免費,都令展覽的價值在公眾心目中變得很低。眼見內地與國外,遇上有號召力的展覽,幾百元的門票一樣一票難求,在門外大排長龍也在所不惜,但這種情況,在澳門卻鮮見。Emilia認為,這跟整個市場根本沒有建立起來有關。「講市場就是要講商業,投資者都要見到有價值才會投資一個大型的、可以收到三百多元門票的展覽。但在澳門,展覽大部分都是申請資助,有多少資源就做多少。這不是說它好或不好,而是這個狀況在這樣的循環下很難被改變,突破口就是必須要有藝術市場支撐。」首先要有可以產生錢、資源的市場,養到藝術工作者,建立了產業鏈,才有可能養得起藝術家、策展人等。而現況是,作品卡在中間賣不出,藝術家為了謀生必須有其他副業,而作為商業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畫廊在澳門也是零星可數。近年,即使富有的人對藝術品有了初步需求,但他們都較為習慣搜羅外地已有名氣的藝術家作品,而非着手本地。


Emilia指出,即使澳門現時對購置藝術品有興趣的人變多,但都著眼在外地已有知名度的藝術家,很少看到本地的優秀作品。.jpg

Emilia指出,即使澳門現時對購置藝術品有興趣的人變多,但都著眼在外地已有知名度的藝術家,很少看到本地的優秀作品。  圖/施援程


言談之間,Emilia 不只一次提及行業的辛酸。付出的努力如同拋擲石頭到水中,無法製造想要的結果,而靠單一畫廊也不可能獨力成就市場。令她更氣餒的,是來自部分藝術家的不理解。有協會或畫家認為畫廊是要搶生意,他們自己個別接洽買家便可,何需經畫廊抽成?Emilia 直言,這種想法太短視,畫廊以國際的正規標準推藝術家參加博覽、向藏家介紹作品與藝術家、製造機會讓更多人認識,這些都是在協助藝術家建立事業。在市場裡,「共存」和「合作」才是該走的方向。


一白藝術會展出部份他們代理的藝術家作品,同時開展了網上銷售,用不同渠道推廣藝術家。.jpg

一白藝術會展出部份他們代理的藝術家作品,同時開展了網上銷售,用不同渠道推廣藝術家。  圖/施援程


近年興起「可負擔藝術品」(Affordable Art),強調作品的合理價錢,鼓勵一般大眾都能買畫收藏。Emilia表示,畫廊的路線是希望把藝術家推向更高的「可收藏的」(collectable)的台階,並非一般的Affordable Art Fair中主打裝飾性的作品可以相較。她認為,藝術家如要把自己定位在affordable,為了收入而不願意走一個更長久的過程,短期內可能可以賣到很多,但長遠卻會破壞自己的生涯。最理想的市場循環,應要各人就在自己的崗位專注,藝術家專心創作,畫廊就從商業角度開發市場、尋找買家,而協會就培養有潛力的年輕藝術家。要轉型,中間必然有陣痛,而政府的角色就應該在期間推出合適的政策,令整個業界走向更有利可圖的局面。


Emilia認為,藝術家與藝廊的關係是唇亡齒寒,而在行業中每個角色都專注在各自崗位,才有可能突破現在的困局。.jpg

Emilia認為,藝術家與藝廊的關係是唇亡齒寒,而在行業中每個角色都專注在各自崗位,才有可能突破現在的困局。  圖/施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