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另闢蹊徑開拓市場——訪青年美協及「藝+」

2021年05月 | 第四十四期
文/羅德慧

藝術品的買賣與收藏,從來都只是一小撮人的玩意。即使對藝術愛好者來說,要購置藝術品,都可能因為心頭好的天價而卻步。當文化要轉化為「文化產業」,有質素的藝術品需要轉化為有人願意買單的作品,中間必然需經歷一段發展過程。在政府對「文化產業」的定義中,「藝術收藏」是四大文化產業之一,當中包含了攝影公司在內。根據統計局作出的2019年文化產業統計 ,從事藝術品創作、銷售及拍賣的有營運機構共23間,服務收益為1,720萬,當中拍賣服務佣金收入佔25.8%。但這些亮麗數字,與行業內的部份人看法與觀察,顯然與事實有段距離。


傳統的路走得崎嶇,隨着時代而新闢的蹊徑,正帶來另一番新景象。小而美的畫作成為大眾入手的對象,而買賣除了在藝廊或拍賣行發生外,網上銷售也越來越多人選擇。今期焦點報導,數個單位的代表現身說法,讓大家對藝術的價值與買賣的可能有更多思考面向。


pic link_03_cn.jpgpic link_01_cn.jpg


另闢蹊徑開拓市場──訪青年美協及「藝+」


青年美協:在公眾間建立藝術價值


要跟上時代步伐,傳統的社團需要有新的方式加入。青年美協是老牌社團「澳門美術協會」的年青分支,今年年初,他們的會員作品展就以「藝術進家」為名,打正旗號要推廣藝術入屋,只要用合理的價錢,就可以把喜歡的作品帶回家。在展出約莫240幅作品中,他們最終售出了 51幅,成績不俗。


「藝術到家」展覽一新會員作品展的風格,更特別設有「打卡位」給觀眾留念。(受訪者提供).jpeg

「藝術到家」展覽一新會員作品展的風格,更特別設有「打卡位」給觀眾留念。  圖/受訪者提供


理事長黎小傑與籌展吳凱婷在策展的過程中,為盡量簡化觀者的購買過程,他們把全部作品定價為澳門幣1,500元。展覽上,他們也把每幅畫作的作者隱去,讓觀者可以單憑對畫的欣賞作出購買決定。一旦有意選購,買家可以透過微信的小程序下單。作為創作人的他們,今次的成績提升了他們對銷售作品的信心。「不是人不喜歡的問題,而是它的價值未被市場認可,藝術家自己心目中知道是沒有用的,反而是要與公眾溝通,讓他們認識,這就需要建立。今次令我覺得市民並不抗拒,我們打開了這扇窗,希望做到潛移默化地介紹藝術的價值。」小傑指出在澳門目前會購買畫作的人,都以訂件為主,藝術家按照需求進行創作,反而比較少是因為藝術家本身的作品而掏腰包,反映收藏意識薄弱。在坊間越發重視設計感、美感,並強調文化創意產業的同時,他希望整體社會可以更進深一步,以文化藝術本身為主導,才是行業可持續發展中真正要走的方向。


青年美術協會理事長黎小傑(左)及展覽籌展吳凱婷(右)。.jpg

青年美術協會理事長黎小傑(左)及展覽籌展吳凱婷(右)。  圖/施援程


策展人黎小傑刻意隱去每位參展人的名字,希望觀眾真正出於對畫作的欣賞而購入。(受訪者提供).jpeg

策展人黎小傑刻意隱去每位參展人的名字,希望觀眾真正出於對畫作的欣賞而購入。  圖/受訪者提供


藝+:網上群組有助鑑賞交流


Facebook 群組「藝+」,成立於2020年5月,是創立在澳門的架上繪畫網上銷售交流平台。在成立的一年裡,每週日都會進行拍賣。群組只接受手繪畫作,也有明確的版規。每個星期的成交量、成交金額都十分清楚,相當透明。按照網上公佈的數字,每周網拍的交易額從港幣五萬至接近十萬元不等。2020年,群組共賣出671件(套)作品,成交金額超過港幣二百萬,數字亮麗。


群組的創立人,是本地的資深畫家李得之。他在群組剛開始時先找好幾位港澳知名的畫家坐鎮,慢慢有更多人陸續加入。拍賣過程中,賣方在平台上張貼作品後,買賣雙方即自行留言出價,李得之表示,群組只擔當平台角色,其他交易相關的事項,都由買賣方自行協調。


談到群組的熱絡原因,他認為群組上的作品雅俗共賞,符合大眾口味,而把作品放上網,也是方便鑑賞的一種方式,「現在飲咖啡碌吓電話時就可以看畫。」不少畫家也在此群組打開了知名度,開拓自己的發展機會。不過,當成交價都可以一目了然的時候,對部分人來說就會介意自己的「身價」被公開,為避免尷尬,選擇退出群組。另一方面,港澳兩地的畫家的愛畫之人,能在此互相交流認識,李得之認為這也是吸引之處。群組的成立,李得之形容為是「無心插柳」,對於未來發展,他也沒有十分具野心的計劃,認為群組能持續有規矩地進行,已是十分不錯的成績。


「藝+」群組: www.facebook.com/groups/artpuls


「藝+」FB群組專頁。.png

「藝+」FB群組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