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廣州IP業者彭浩政:以產品篩選IP,找出最大商機

2024年12月 | 第五十八期

文/宋文娣 圖/受訪者提供

知識產權(IP)在過往數年間已成為公認的帶動文創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從迪士尼的LinaBell、BE@RBRICK、泡泡瑪特不斷更新的IP系列的持續火熱,到如今風靡東南亞的LABUBU,IP在文創產品領域不斷帶來出色表現,備受新世代年輕消費者追捧。廣州圓夢域文化策劃有限公司CEO彭浩政(Jason),2019年開始從事IP孵化、授權、聯名等相關領域,擁有多個成功運作的IP商業項目。

 

IP這個詞最早是法律術語,為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一詞首字母縮寫,目前已被廣泛使用。Jason一早留意IP領域動態及發展,2019年自主創業,完成多個國內外品牌IP授權及聯名項目,力拓新市場。對Jason而言,能夠滿足「有持續發展內容、能給予觀眾特殊的情感價值、有較大變現空間」這三點的,就可以稱之為IP。

 

圓夢域的業務當中,IP商業授權是相當側重的板塊,擁有多樣IP資源矩陣,涵蓋藝術家、國潮、潮玩、萌酷、動畫及漫畫等主流類型,已與雀巢、Dickies、OPPO等逾60間被授權商建立合作關係,以IP聯名及品牌為產品打造營銷服務。

 

談及當下的IP市場,Jason分享道,海外知名IP因其有着相當數量的粉絲基礎和流量,相較中小企開發、推出的原創IP,品牌方自然會採買更具知名度、安全系數更高的知名IP,也因此導致中小型企業的原創IP發展空間相當受限。


01.jpg

現為廣州圓夢域文化策劃有限公司CEO的彭浩政自2019年開始創業,深耕IP商業化領域。


自行孵化IP矩陣,直接以產品篩選IP

 

Jason坦言,從他過往商業經驗來看,IP開發必須規模化、矩陣化發展。單一的IP開發,既會過於依賴該名插畫師或藝術家的創作能力,另一個風險就是一旦離開原創者,這個IP的發展可能無以為繼。

 

因此他採用的應對措施,就是自己同時投入數個原創IP開發,在累積內容和粉絲的同時,依靠現有渠道先做產品,投入市場測試反應,用產品本身與IP內容共同吸引受眾。如此循環往復,篩選出完全由市場選出的IP再投入大量生產。

 

「當然還會有一夜之間爆火的IP,但機率很小。」Jason笑着分享,「因此我們的方式是與各所高校合作,以基金形式帶項目入局,扶持在這方面有想法和才華的創作者參與IP孵化,這也是我們下半年的規劃。」他解釋,一方面拓展公司的原創設計師庫,另一方面,對該領域有興趣的學生不僅可以參與開發,更可獲得經濟回報,帶動自主創業。「現已與幾所高校洽談細節,包括澳門的學校。」


02.jpg

圓夢域曾與多個知名品牌進行IP聯名


攜手澳門IP,探索葡語系國家路徑

 

Jason坦言,內地市場現在已經趨於飽和,加上市場被主流IP佔據,中小企想拿單幾乎只能是被壓低價格,但這樣無異於飲鴆止渴。他有計劃藉助澳門平台,探索到海外市場。他於去年受邀參加「澳門國際品牌連鎖加盟展」(MFE),機緣巧合與澳門設計師Sanchia Lau有機會進行IP商業化的相關合作,更將成果帶至今年MFE展示。

 

Jason表示,澳門其實已經有相當不錯的本土IP設計,但大多數沒有成熟的產業鏈體系支持,他可以在IP創作者在完成前期創作後,提供後續一系列商業化途徑。因此,這次的合作是一次不錯的探路。他並表示,澳門具有連接葡語系國家得天獨厚的優勢,加上目前海外IP市場的發展依舊晚於內地,配合目前社交媒體營銷等策略,相信假以時日,有機會可以探尋出一條澳門IP出海葡語系國家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