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劇壇破曉之光:曉角話劇研進社

2016年04月 | 第十四期

文/楊嘉欣

「創立曉角時我們的口號是修身、團結、展劇運。」曉角劇社永久榮譽藝術總監李宇樑說道,「修身是建立劇場規則,團結是即使沒有資助仍齊心協力,推展澳門話劇活動。」

 

在七十年代,澳門缺乏活躍的戲劇團體,市民沒有機會觀賞公開演出,只有校內舉辦的戲劇表演,李宇樑和余明生於1975年創立曉角話劇研進社(下稱「曉角」),希望喚醒沉寂的劇壇。創社20年內,曉角致力推動原創劇本,重建入劇場看表演的習慣,讓演員獲得應有的尊重。「當時市民大多只去過戲棚看戲,食瓜子、演出時觀眾出出入入等情況普遍,我們希望令劇場成為嚴肅神聖的地方,準時入場,肅穆、尊重演出。」

 

至八十年代中,曉角已累積了80名社員,並主力發展戲劇、廣播劇及出版刊物報導劇界實況,隨著劇社發展進入軌道,曉角開始走出澳門,參與外地戲劇交流,對外建立澳門戲劇形象,例如自1986年起參與香港戲劇匯演,每年獲獎無數。

 

眼見本地劇界如雨後春筍,湧現不少新力軍,曉角毅然投入資源支援本地劇團,包括自資購入工業大廈供劇團排練及演出,是本澳首間民辦小劇場。「回歸前,澳門未有文化中心,演出場地只有綜藝二館和永樂戲院,但戲院日間要營運,我們只能在演出前一晚到戲院通宵搭建舞台及安裝設備。」李宇樑稱,這階段的曉角已轉變為支援者,培訓新晉導演及開拓觀眾群,改善現時澳門劇場生態。

 

談到本地劇場生態,近年一般在文化中心演出的本地劇場每套大多是演出三場,絕少可演出四場以上,2013年起,曉角嘗試Long Run劇場系列,希望殺出一條新血路,「目前劇場的觀眾比例中,以『劇場人撐劇場』佔大多數,只有極少數是純喜歡看戲的普通市民,澳門劇界仍需多加努力把市場擴大。」李宇樑指出,籌備一個劇目需要投入大量資源,演出時間太短不單無助提升演員水平,往往劇目未形成口碑就結束,未能開拓新觀眾群,Long Run正正可解決這些矛盾。

 

曉角Long Run劇場至今已推出第五套作品,今年將會乘勝追擊,預計年內還有兩個相同類型的劇目亮相,曉角劇社行政總監盧耀華形容這是非常大膽的嘗試,但如果Long Run劇場運作順利,長遠有利劇場工作者自立生存,「根據我們的觀察,如果一個小劇場有150人次入場,門票提升至200元,Long Run十場已可養活劇場人,不過現時要增加觀眾量及門票價格有難度。」未來曉角計劃與鄰近地區合作,將本地Long Run劇場帶到香港及內地巡迴演出。盧耀華認為,Long Run劇場是一個部署,測試市場口味及演員實力,日後可研究在認受性及權威性方面深化推廣那些表現突出的演員。

 

曉角雖然是本地資深戲劇品牌,對外的形象卻是敢於創新,核心社員有一半是新力軍。盧耀華稱,曉角將申請得來的資助大量投入在演員、編劇、導演及製作方面的人才培訓,為年青社員提供機會和平台,但造就人才之餘,亦要思考如何留住人才。「演出機會等於劇場人的生命,過去兩年我們推出大量劇場,就是為新人製造機會,政府只是提供資源,劇團就負責提供平台。」盧耀華稱,早前演出獲得一致好評的《虛名鎮》,台前是資深社員,幕後班底是年青人,新舊社員交替雖存在挑戰,卻是持續發展必須克服的事。

 

盧耀華希望,未來政府在文化產業的政策上加強研究人才持續發展及提升認受性。

 

至於現時當局對劇場團體的支援是否足夠,盧耀華稱,當局最有力的支援是臨時利用舊法院大樓部分空間作為團體演出場地。「舊法院大樓位置交通方便,吸引遊客及市民下班後來看戲,根據我們的市場調查,每次在舊法院大樓內的演出劇場,有1820%是非慣性觀眾,而其他場地最多只有15%,反映這裡有助開拓新消費群。」

 

走過41年發展之路,李宇樑對本地戲劇藝術充滿信心,只要創作出具市場價值的劇本、結合成熟的演出經驗及製作技術,本地戲劇藝術產業化之路並不遙遠,「本地已有一批全職劇場工作者,首要是開拓一個良好的劇場生態環境,讓他們可自立生存,不需要百分百靠政府資助,才可進一步走向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