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塔石藝墟:為新進手作達人提供有利的營銷環境

2015年02月 | 第二期

文/戴祖惠

手作市場在全球遍地開花,重新喚起消費者對工藝和創意的重視。當愈來愈多產品標榜「手作」、「有機」和「原創」,也意味着手作市場的競爭愈來愈激烈。然而,在澳門,手作風潮剛起,為亞洲的新進手作人提供不少誘因。


澳門不是沒有人才,只是沒有空間


以澳門最大的手作市集塔石藝墟為例,於早前舉辦時吸引了兩岸四地、韓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300多個文創團體參展。


有七年手作經驗的本地全職手作達人李維良認為,藝墟是一個很好的推廣平台,可讓大眾認識不同設計師的品牌。「塔石藝墟相對鄰近地方門檻低,可以讓一些資歷較淺的手作人多一個面向大眾的機會,而且它是一個免費平台,手作人可免除租金的憂慮。」


李維良認為手作潛力大,因而近年愈來愈多人加入手作行列。但本地手作人仍然面對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租金問題。李維良稱,租金佔了收入的一半。她曾和兩位搭檔在工廈租用一個單位作工作室,可惜業主加租,原本3,000多元的租金,突然升至10,000多元,最後迫於無奈搬遷。「澳門不是沒有人才,只是沒有空間。」


因此,塔石藝墟這個免費空間不但吸引了本地創作人參加,亦吸引了不少外來者來開拓市場。人稱笑喜的香港手作人特意來澳參展。香港和澳門一樣,面對高昂的租金問題,她以往只能透過社交網站和一些不定期的手作市場來推銷她的手製香油、香膏等產品,這次她想藉塔石藝墟讓澳門的客人能親身感受自家產品的特點。


她坦言,參展過程不需要過五關斬六將,只需提供作品的圖片和200字的簡介。笑喜更樂道:「澳門政府提供了很多的配套方便海外參加者。除了安排免費住宿,還有巴士接送往來住宿和參展場地。在藝墟開始前更提供工作坊,教授市場推廣策略。這些措施鼓勵了不少手作人放膽一試。」


手作以外還要顧及包裝行銷


但笑喜也指出,儘管這些優惠政策已助不少手作達人牛刀小試,但手作市場仍是一個市場,參與者也要花心思營銷。「要在市集生存並不容易,無論在包裝、產品說明或攤位設計上也要下功夫去吸引買家。曾有檔主跟我說,其實現在消費者不會覺得手作是賣點;即使是手作,也必須考慮到包裝和市場營銷等環節,光靠一股創作熱誠是不足夠的。」


同樣想探索澳門市場的韓國手作人李度理,從事製作手工皂已有一年,她希望藉澳門的藝墟活動推廣自己的產品和了解中國市場。其製作的高麗人蔘手工皂,準確地瞄準了華人對人蔘的喜好,在藝墟期間平均每天有三千多元收入,對小本經營的手作人來說,是不錯的營業額。


李度理表示:「很多手作人剛起步時只有貨品,沒有很多的營運本錢。在韓國,政府鮮有提供免費平台給手工藝人,大部分藝墟都收取租金或佣金 。但塔石藝墟免租的舉措可讓我投放資源於產品開發和包裝。明年我會繼續參加,也希望可以和本地的公司合作,改良產品,甚至在更固定的地點發售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