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張少鵬

專職大學學術研究工作,工餘藝術評論。德國埃爾福特大學維利‧勃蘭特公共政策學院碩士,前德國埃爾福特愛樂室內樂團單簧管演奏員。欣賞古典音樂,亦為菜農中學管樂團指揮,透過實踐了解藝術與生活之間的關係。雖學無止境,仍喜愛閱讀。


藝術與時間

2015年11月 | 第十一期

04_張少鵬_01.png

圖/澳門藝術博物館


藝術的了解需要時間的感知,在理解藝術作品的時候必需利用時間才能夠體會透徹。剛剛完結的法國藝術家羅伯特‧凱恩在藝術博物館的藝術作品展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展覽中有不少作品需要觀眾使用較長時間來感知作品的意義。當中,「落下(物件)」作品一共有23分鐘,對於觀眾來說,面向一幅會動的「畫」,物件在固定的「畫框」之中慢慢落下,而且物件亦是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並無任何特別可言,或許會感到不知所措。但其藝術意義正是在於它的普遍性(物件的普通)。根據藝術家的意思,若然可以,他希望能夠將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在「畫」中徐徐落下。由於藝術品本身所表達的正是世間上所有東西也會漸漸消失,無論閣下用多大的力氣再支撐其存在的時間長短,本身並沒有意義,生有時、死有時。當消逝的時候,在回憶之中剛剛的刹那仍然存在,但是那一刻已經屬於過去,永不復再。


藝術的價值,本身並不是單純體現在實體存在的作品之上,更是作品本身呈現的意義。台灣藝術家張毅《藝術的魅力》一書中,認為藝術是一種特殊的精神文化產品,是以一種感性的手法表達藝術家對生活的認知,讓人從中獲得豐富的審美享受。然而,藝術本身亦可引發理性的思考,由此,單純以感性套牢藝術並不完整。的確,藝術具有強烈的感性因素在內,所以能夠激發人類內在的感性層面。英國藝術評論家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有關藝術作品的移情理論,明確體現了人類以藝術品作為感性內在的投射物,從而解脫內心的感情枷鎖。現當代社會對人類的發展,不論在技術上或是物質生活上都明顯超脫過往數十世紀。對理性思考的追求,讓人類生活產生了不少違背原有豐富感情之嫌。由此,藝術品作為感情投射物的功能,促使了在現當代中藝術發展的多樣性。相信不少對藝術具有了解的觀察者,或會在博物館中由於藝術品所展現的投射,讓其感到雞皮疙瘩,甚至潸然落淚。


藝術需要用時間細嚼。在現當代的社會高速發展中,不少人來不及了解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從而便要作出不少生活上的決定。簡而言之,即食、簡單明暸、直接等生活模式便產生出來。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不在主流文化之中便被邊緣化。幸而,在藝術的發展中,純粹性的藝術仍然能獲得不少的支持,未被邊緣化。然而,主流文化的即食風氣,導致更誇張、更誘人的追求,同時伴隨著不少華麗光鮮的包裝登場。這種情況更像是一種宗教狂熱,讓漩渦以外的人感到誇張不已,但在漩渦之中者卻不以為然。相反地,更認為在中心之外均是異類。藝術本身並沒有排他性,相反,其共性卻是顯而易見。但是,其表現方式的不同,會造成認知的衝突。因此,藝術的不同形式之間,更重要的在於交流與溝通。不應單純追求單一形式推崇的「主體性」,導致其他所謂「客體」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