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林琪香

旅客,賣文人,現居日本。曾於《明日風尚》、《ELLE Decoration》及《CREAM》雜誌任編輯,現替雜誌寫設計、生活、旅遊等文章討生活。最近開始寫書,首本著作為《好日。京都》。

隱藏在觀音像內的聖母瑪利亞

2016年08月 | 第十六期

05_林琪香_01.jpg

圖/東京國立博物館

「你有見到嗎?那些在胸口雕刻了十字架的觀音像。」我問一起百無聊頼地看著無聊綜藝節目的丈夫。「小時候在教科書裡見過啊,但沒有見到實物。」「好想看看呢,真沒想到日本還有這一段歷史。」丈夫對我的好奇有點不以為然,日本曾經鎖國在他而言是常識,江戶幕府、德川幕府對天主教徒的迫害,似乎也不是值得大驚小怪的事。


1549年8月15日時,首個傳教士——耶穌會的傳教士Francis Xavier抵達鹿兒島,為了取得在日本傳教的正式許可,於1551年1月開始,曾多次拜訪室町幕府的天皇,可惜都徒勞無功,後來得知日本權貴極重視外觀與禮節,於4月時穿上了華衣美服,帶著當時日本罕見的望遠鏡、座枱時鐘、眼鏡、小手槍等等,探訪武將大內義隆。在他的幫助之下,取得了天皇的認可,正式在日本開展了傳教工作。不過Francis Xavier的努力並沒有讓天主教因而在日本順利發展,1587年開始,宣傳的工作從公開認可演化為默許。至1614年,德川家康強化了禁教令,禁止一切天主教教會的活動,後來,更有不少傳教士及神父殉道,亦有不少因遭迫害不得不離開日本,而堅定著自己信仰的天主教徒,則將自己心中的神明隱藏在別的宗教之下。「瑪利亞觀音」,一個抱著小嬰兒的觀音像,就是這個時期產生的一種信仰與精神寄托。


那時在日本境內的神父已極少,不過信奉天主教的家庭,為了自己的思想自由,同時確保生命安全,決意套上佛教的幌子,每天對著那化身成觀音的瑪利亞祈禱。在日本他們被稱為「隠れキリシタン」,隱藏的天主教徒。雖然我不是信徒,卻很想親眼目睹這個觀音像,那裡大概刻劃了人們對抗壓迫思想勢力的強捍鬥志。在我於電視上聽說瑪利亞觀音的翌日,居然就在雜誌上看到相關的報導——在鄰近大阪的茨木市之中,有一家「天主教遺物史料館」,內裡所收藏的,就是「隱藏的天主教徒」的歷史遺物。於是接著的周末,我們便以「天主教遺物史料館」作為小旅行的目的地了。


這史料館所處的地區被稱作「隱藏的天主教徒之里」,曾經是天主教宣教的重要地區,當年擁有這片土地的高槻城主高山右近也是天主教徒,就算豐臣秀吉禁止傳教以後,這裡仍然聚集了不少隱藏的天主教徒。此地原本的地名是「千提寺」,我心想,當年的教徒將瑪利亞隱藏於觀音裡,說不定當時的「教堂」也是藏於「寺廟」裡,可是在附近逛了一圈,我們都發現不到任何寺廟。後來才知道真正的「天主教寺廟」高雲廟在更高的山上,建成日本民居的模樣,為了掩人耳目,外觀看來沒半點宗教氣息。


天主教遺物史料館中並沒有展出瑪利亞觀音,卻展出了很多原本被收藏在民家暗角隱閉處內的天主教物品。其中一個被喚作「不打開的櫃子」的,原藏在一戶姓東的人家的樑柱之上,雖然櫃子並沒有上鎖,但櫃子的擁有者被先輩千叮萬囑不能將之打開,縱而先輩沒說明原因,後人亦信守諾言。姓東的人家後來還是違背了祖先的意願,縱使生於德川幕府統治末期的祖母強烈反對。櫃子一被打開後,發現內裡藏的其實是天主教的物品、圖像等等,今天看來並非任何大不了的東西,對祖母來說卻是巨大無比的禁忌,曾感受過幕府政府的強權壓迫的她,當年禁教的恐懼似乎仍深刻烙在她心裡。


隱藏的天主教徒之里一帶本來只是普通的住宅區,但自從展現這段有趣歷史的博物館建成後,吸引了日本各地的人到訪。其後,鄰近一家以繩文年代為主題的餐廳茶房Madama村開業,提供簡餐以外,也售賣日本的手工雜貨,又為這個原來冷清的小鎮帶來一點生氣。在日本,有不少借博物館或美術館的力量而活潑起來的社區,像京都府的大山崎山莊美術館便是其中一例。每個地區都自有其歷史流傳下來的特色,將它們好好保護,好好保存下來,比起大搞新建築,這或許才是活化城區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