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葉孝忠

熱愛設計、旅遊和生活中美好事物,為眾多媒體撰寫旅遊和設計文章。前《孤獨星球》中國專案組出版人,並出版多本旅遊及設計書籍,包括《設計上海》、《亞洲風格時代》、《慢行‧不丹》、《緬甸‧逆旅行》等,目前為北京遊譜Apps首席內容官。


印度色彩

2016年10月 | 第十七期

04_葉孝忠_01.jpg

Manish Arora的設計  圖/Rebecca Cotton


印度不只是名詞,還是形容詞。走在街上,很印度的色彩衝擊著旅人的神經線,沒有甚麼地方能那麼善於運用色彩,極度嚴重的撞色,粉紅配鮮黃,多數是現代人不會選擇的搭配,這些錯置的色彩落在印度就顯得那麼理所當然。


多元的印度其實是創意的溫床,印度教的滿天神佛,各神都掌管各自的任務,這或許也說明了印度人的接受能力頗高。英國人為印度輸入了英語,印度人卻能靈活的運用它,甚至為英語世界輸出了當代重要的英文文學作品。


設計是創意的衍生品之一,印度從來不缺偉大的設計師和作品。一千年前,克久拉霍的統治者,在莊嚴的宗教聖殿設計上,添加了無數男女交媾的歡愉場面;阿格拉一個癡情的皇帝,為他最心愛的妻子留下了一棟白色的思念,對稱簡潔的建築結構,細節卻是繁複精彩的。


後來英國人來了,建造了無數宏偉的建築,甚至規劃了整個德里的新區,統治了這塊土地將近200年,德里、加爾各答、孟買都充斥著這些西式的建築。


身處人類文明的發源地,英國人不敢輕舉妄動,甚至學會尊重。在每天運送幾百萬人的孟買維多利亞火車站裡,我在洶湧的人潮中仔細欣賞這棟宛若哥特式教堂的火車站,內部由精細雕花的鋼鐵柱支撐著,外觀則是雄偉的拱形門廊、圓頂和尖塔,比歐洲還歐洲的設計,然而當你仔細一瞧,在門廊邊,在石頭樑柱的皮膚上,則佈滿了印度式的裝飾性細節,開屏的孔雀、調皮的猴子等為這棟殖民地建築展現了獨有的誇張華麗。


印度風格已經成了全世界設計師共用的靈感泉源,甚至有設計觀察家分析說:如果沒有印度,John Galliano就沒有辦法做他想做的事情。的確,印度不斷給西方的設計師供應繆斯。歌舞片類型雖然源自西方,但也只有寶萊塢能將這類型發揚光大,再回頭去影響西方的導演。


正如其他亞洲設計師,印度設計師往往由自身傳統出發,不斷嘗試如何將當代設計語言融入傳統,特別是當地的高級訂製服設計師,主攻的是婚紗、晚裝市場,風格和細節繁複誇張。在現今印度的時尚界,不難發現年輕設計師大多有相似的履歷,他們畢業自海外的頂尖設計學院,並曾在名牌設計師旗下實習,瞭解創作和市場的關係。他們的設計往往十分現代化,並結合了自身的文化傳統,創造出具有可穿性和觀賞性的服裝。這些設計師大多活躍於大城市,以孟買和德里為主,皆因這些城市較為富裕,消費者也勇於嘗試。


我個人就特別喜歡Rajesh Pratap Singh的作品。這個設計師十分低調,不願意接受採訪。衣如其人,線條簡單,剪裁流利,卻在領口、袖子等加入一些低調的細節,十分耐看,其作品大多採用了印度盛產的高級面料。這個來自拉賈斯坦邦的年輕印度設計師把總部設於德里,單是德里就有五家專賣店,以簡約的風格裝修,擺賣著那種你能穿上班,下班後直接去派對的服裝。


如果說簡約不是你的那杯茶,繁複華麗才符合你對印度的想像,或許你可以考慮買件Manish Arora的設計,他擅長將印度的誇張配色和細節放大到外國人能輕易接受的風格。他絕對是那種懂得如何取悅觀眾的設計師,大膽立體的結構,大量的珠片、水晶等裝飾性細節,配上怪誕的印度色彩,效果往往令人驚艷,設計圖案靈感則大多來自印度電影、神像等,創造具有印度普普藝術的調侃趣味。Manish Arora在德里和孟買也有不少的專賣店,和Rajesh Pratap Singh一樣,不少歐美和亞洲的大牌精品店也看上了他們的作品,紛紛將之引入,要買的話也不用飛到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