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劉匪思

自由撰稿人。哲學碩士畢業後,一直從事與建築、設計與藝術相關的媒體與出版工作。曾就職於《生活月刊》、豆瓣、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等,採訪報道與文化評論見《南方週末》、《東方早報》、《21世紀經濟報導》、《城市畫報》、《地道風物》、《Homeland家園》等報刊雜誌。喜歡聽生活在各處的人們講述自己的故事。

靜默,與15分鐘生活圈

2022年06月 | 第四十八期

「一天早晨,格裡高爾‧薩姆沙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蟲。」卡夫卡百年前寫的《變形記》開頭,在近來的上海,成了備受人們歡迎的改編橋段。三四月的無限春光,唯有隔窗而望,一晃眼,轉瞬即逝。


有點想念曾經的「藝術24小時」。這場全城藝術、設計愛好者們的春日盛宴,在上半年展覽最密集的時間裡,用一張通票可以從位於市區西南角的明珠美術館,一路向東,沿著浦江兩岸的藝術圈——龍美術館、余德耀美術館、西岸藝術中心、PSA(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到對岸的藝倉美術館、震旦博物館,而包括外灘美術館等在內的市中心展館通常相隔不遠,周邊雲集各類咖啡館和餐館,供人稍作停歇。留給一日展覽遊的最後一刻通常留給復星藝術中心的「數字空中花園」。


01.JPG

過去,「藝術24小時」活動一票可通行於市區內的多家美術館及藝術空間。


夜幕降臨的浦江兩岸雖說已是影像世界見慣的場景,望著川流不息的車輛,匆匆回家燒晚飯的本地老城居民與慕名而來打卡的遊客摩肩接踵,遠處林立高樓與外灘歷史建築群交相呼應,宛如《現實交匯三分鐘》的樂章,接地氣與超現實交相輝映。24小時的藝術狂歡因為疫情中斷三年,場館參觀都改為預約制,不過新生展館依然層出不窮。比如去年開館的浦東美術館如今已是夜覽浦江的新潮流,成了PYQ之流的打卡熱點。藝術、設計展覽輪番出新,說起來也就是一個多月前的日常。


02.JPG

疫情之下,美術館從預約參觀到臨時閉館。


4月上旬,一則廣為傳播的視頻「深夜對話在橋洞下打地鋪的小哥們」引來大家的感慨。無處安睡的快遞小哥白天為大家輸送緊缺的食物,晚上在橋洞下打地鋪。視頻中出現的橋洞場景並非是一片荒蕪,而是原木色的台階式地板,有著敞亮的照明燈,台階旁還安置了可以充電的插座。這是一則「15分鐘生活圈」的城市更新專案,位於上海普陀區武寧路靠近光復西路的橋下,它的建築師張斌曾在採訪中用「消極空間積極化」形容這裡。去年夏天,專案的施工方SKF公司的團隊將其打造成「橋下咖啡」,一間由聽障人士咖啡師組成的公益咖啡館。前不久,這裡還是週末音樂會,或是摩托車騎行集合地的所在。如今,為公共文娛活動考慮的設計,為無處安身的快遞小哥提供了安身之處。倒也是符合15分鐘生活圈的設計主旨,「打造社區生命共同體」。


「今天的我們需要甚麼設計?」我試圖從身邊設計藝術的從業者們尋求解答。「萬萬沒想到空氣炸鍋是萬能」,「播評彈的治癒電台」,「土法造房直播裡夯土壘磚」,「收藏的九穀燒插上新鮮生菜」,「想定制一批印有蔣廷錫《瑞蔬圖》的陶瓷食器」,「每天還在更新張望世界的設計現場公眾號」,「核酸動線精益求精」……設計,如今看來像是一種生存智慧,讓人們盡可能地回歸理性。


03.JPG

6月1日晚上,大家都趕來透氣聚會西岸濱江,人類修復能力很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