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林小雯

生於澳門、現居紐約,從事獨立策展、寫作及藝術教育工作。2019年擔任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澳門展區策展人,並曾任職於紐約市文化局、美國華人博物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等機構。北京大學中文及藝術學雙學士,紐約大學藝術行政碩士。

與時驅進的城市紀念碑

2022年09月 | 第四十九期

澳門歷史城區有著相當一批紀念性的公共雕塑,比如大三巴牌坊旁聖保祿學院遺址上的利瑪竇銅像、華士古達嘉馬花園內的華士古銅像、南灣舊法院前的歐華利像等。筆者兒時在華士古花園遊玩,耳濡目染之間,華士古在大航海時代以來被歌頌的冒險家形象,亦不免根深蒂固,這便是紀念碑的力量。


不同年代建造的紀念性雕塑,由於沿用歷史上相似的物料和工藝,乍看之下令人覺得司空見慣,往往很容易消失在繁忙的都市背景中。澳門並不是單一的例子,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一邊建造紀念碑,一邊遺忘紀念碑。有人便想到利用新的科技,激活被固化了的歷史。如果紀念像能說話,它們會說甚麼?來自哥本哈根「會說話的紀念像」便由此發想而來,挖掘雕像背後的故事,為人物撰寫台詞,再找來演員演繹;公眾透過紀念像旁的二維碼,便可連結過去,進行時空對話。


藝術家對紀念碑的介入更令人嘖嘖稱奇。紀念碑在現代都市中隱形了嗎?那就給它置換個場景。日本藝術家西野達多年以來走遍世界各地,為紀念碑製造新的意義場景,創作另類藝術裝置,公眾由此發現觀看歷史的嶄新角度。筆者2013年曾在紐約參觀西野達的作品《發現哥倫布》,當時他為矗立在哥倫布圈中央的雕像打造了一座現代化的客廳,公眾走進建在六層樓高的哥倫布客廳內,以前所未有的角度,審視這位曾高高在上的歷史人物。


01-與時驅進的城市紀念碑.jpg

西野達的《發現哥倫布》(來源:Public Art Fund)


但藝術家的虛擬想像也未能預視到幾年以後,美洲土地上牽起的一場推倒哥倫布像的運動。多年來,美洲原住民一直呼籲拆除各地的哥倫布像,因為美洲大陸上本就世代生活著原住民,哥倫布非但沒有「發現」美洲,反而侵佔了原住民的土地。對原住民而言,雕像勾起的不是英雄事蹟,而是歷史傷痛。2017年,紐約市成立了市政藝術、紀念碑及標誌諮詢委員會,辯論相關紀念碑的去留,但考慮到哥倫布圈的這座記念像是在美意裔社群的精神象徵,政府保留了這座雕像,同時制定了一連串計劃,為原住民及有色族群建造新的紀念碑,透過教育和推廣,更好地反映變化的史觀及和社會價值觀。


02-與時驅進的城市紀念碑.jpg

全美最多紀念雕像的50人(來源:Monument Lab)


「紀念碑當須與時驅進」——這是位於美國費城的「紀念碑實驗室」的倡言。這個組織不僅致力對全美紀念碑進行統計及研究,更集結了藝術家、教育工作者、學子、活動家、市政及藝術機構,以不同的實踐構建紀念碑的當代形象與價值。這場曠日持久的實驗不過剛剛開始,而在再思歷史,辯論「紀念誰」與「如何紀念」的過程中,人們得以與當下連結,創想未來。


回到澳門,我們似乎不難找到相似的歷史。澳門的城市空間同樣經歷了紀念碑的更迭,以及背後歷史書寫、社會權力的變化。回顧紀念碑的歷史,便如同在回顧澳門本地史;而新的紀念碑的想像,亦當包含當下澳門人對社會未來的想像。


03-與時驅進的城市紀念碑.jpg

Karyn Olivier的《加入抗爭》以鏡面物料裹覆歷史紀念碑(2017)(來源:Monument 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