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林小雯

生於澳門、現居紐約,從事獨立策展、寫作及藝術教育工作。2019年擔任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澳門展區策展人,並曾任職於紐約市文化局、美國華人博物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等機構。北京大學中文及藝術學雙學士,紐約大學藝術行政碩士。

面向未來的設計:思辨設計與社會創新

2018年08月 | 第二十八期

03_林小雯_01.jpg

圖:耳石小組以拼貼作品貫穿印度教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消失的未來》展覽現場;由本文作者拍攝


對熟悉金融投資的人來說,「speculation」(推測/投機)這個詞應該不是個特別陌生的概念,它是一種面向未来的預測,從波動的市場中獲取利潤。這個詞在拉丁語的詞根裡就有着「察看」的含義,但和一般的察看不同的是,它非常著重未來;而事實上,我們怎麼看待未來,往往就會影響着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這樣一種未來的導向性,近年來,「speculation」這個詞似乎在人文社會領域愈發地顯現出生命力來。 


我和「speculation」這個詞的第一次相遇,是在研究美國小型文化機構的特點和價值時。美國藝術史學家大衛.喬斯利特(David Joselit)2016年的一篇文章《小的歌頌》(In Praise of Small)裡談到,小型藝術機構由於運作上比較自由,它比較有能力「speculate」(預視)一種未來的可能性,通過實驗性的活動和作品開拓出新的體系運作方式。筆者在本年四月號中曾撰文介紹紐約布魯斯高級基金會大學(Bruce High Quality Foundation University),它的實驗性的教育方法就展現了未來教學的新的可能,這正是以「預視」的方式來進行實踐的例子。 


最近一次,筆者再碰到這個概念,它和設計放到了一起,是英國設計師安東尼.鄧恩(Anthony Dunne)和菲奧娜.雷比(Fiona Raby)提出的新的設計門類,名為「思辨設計」(speculative design)。他/她們嘗試推廣一種新的設計理念,透過設計來展現構想中的未來,無論它是一種新產品,還是一種理想的社會形態。這種設計往往先提出「試想像……」,然後通過影片和虛擬敘事的方式,讓觀眾預視未來。鄧恩和雷比現在在紐約柏森設計學院任教,專門開了這一門課,也出版了相關的書籍,中文書名叫《思辨設計》,但筆者覺得稱為「預視設計」可能更能體現以設計構想未來的含義。 


筆者真正對這種「預視」的實踐產生興趣,倒是因為最近觀看了一部名為《土壤的有機層》(O Horizon)的紀錄片。它是紐約魯賓藝術博物館新委約的作品,是展覽《消失的未來》中的一個單元。影片由倫敦的耳石小組(The Otolith Group)創作,這個群體近年在當代藝術領域聲名鵲起,結合聲音、影像和歷史檔案作研究型的創作,探討各種社會議題。《土壤的有機層》拍攝了印度文學泰斗泰戈爾在西孟加拉建立的維斯瓦‧巴拉蒂大學(Visva Bharati),泰戈爾1912年在遠離市中心的村子建立了那所學校,在那裡實踐着一種不同於西方的、回歸到本土文化和自然環境中的教學方法。在耳石小組的鏡頭和剪輯下,大樹下圍坐着辯論的師生,教室裡傳承着的印度音樂、舞蹈、繪畫和雕塑,無不展示着在當代教育中融合東方世界觀的可能。 


可是就如同展覽的導語所言,這個展覽是在試圖「預視」未來。如果到網路上查詢這個學校,以及泰戈爾如此前衛的教育理念,我們似乎看不到它們在當今印度社會依然舉足輕重的痕跡。耳石小組的創作,有點像在歷史的沙海中淘出一顆金子,讓泰戈爾一百年前的理念閃現出當代的靈光。這部影片其實不在反映印度當代教育的真實全貌,卻也足以讓人「看到」未來教育的另類可能,在筆者看來,這正是一種「面向未來」的創作。 


筆者不知道「思辨設計」會否有點像是舊瓶新酒的概念,畢竟在創作中構想未來的實踐一直比比皆是。但「預視」作為一種方法,確實強調了文化藝術的創作者和實踐者擁有這樣的能力,讓人們「看到」未來,並鼓勵人們往那樣的未來社會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