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台灣超親密小戲節的文創經驗

2015年01月 | 第一期

文/梁偉鍵

看非劇場演出,這種「行街睇戲」有時比在劇院坐定定更有意思。在非傳統劇場空間中,觀眾有時並不僅僅是觀眾,而是更像一個參與者,和演出環境互動。從「全城舞台」澳門城市藝穗節到近年的「藝術在社區」,以及不同藝團發掘的舊區、海岸線和世界遺產等等,都嘗試突破非劇場空間的可能性。


《C²》創刊號的「文創盛事」欄目,記者赴台北參與2014年的「超親密小戲節」,採訪這個已舉辦五年的偶戲節在社區結合表演藝術和文創的經驗。


2010年至今,超親密小戲節已經舉辦了五屆。每年均在台北選擇三個社區作主要演出場地。今年第五屆也不例外,信義光復區、忠孝新生區和大稻埕區分別有三個場地演出,在同一區的演出場地到另一演出場地之間,有導遊介紹該區的歷史文化和生活肌理等,讓這個行程除了看戲之外,還可以看到這些社區中的有趣之處。


這個以偶戲為演出主題的活動,對澳門文創和澳門社區藝術有很大的借鏡。


超親密小戲節從2013年開始,每位看戲的觀眾都有一本看戲護照,觀看演出前在上面蓋章入場,護照還附小地圖和商戶優惠,讓節中的各種創意元素有機結合一起。


超親密小戲節策展人石佩玉說:「小戲節強調的是『手工』,手工帶給觀眾親密感,同時護照也讓人有一種旅行感,符合小戲節在社區散步的概念。」她沒有定論是否有人特意為了這本護照看戲,但這的確對整個小戲節加了不少分數。


觀眾帶着護照在三個區九個演出空間中「旅行」,地點有台灣流行的藝文咖啡店、文創禮品商店、日式咖喱飯店、甚至是一間精品旅店的房間,當中這些商戶都有給觀眾不同程度的消費優惠。我們觀察到,觀眾在等候演出時,會帶動演地點周邊的消費,例如茶葉、咖啡和一些文創禮品,都能令等候的觀眾乖乖掏出荷包。


石佩玉表示是有考量過如何達到觀眾、舉辦單位和提供場地的商戶達到共贏:「我們和商戶打廣告,讓商戶提供優惠給觀眾,我們也可以減少場租,達到互惠互利的效益。」她認為小戲節進入社區,雖然不會為該區帶來龐大的經濟效益,卻重要的是讓表演藝術有更多空間和可能性。


這些消費空間的使用,的確讓文創消費多了一個小小的出口。但出口擴得太大也不見得是好事。石佩玉分享了第一、二屆小戲節在師大區的經驗,她說當地特色街區和小店受到大家青睞,可是後來知名度愈來愈高,頻頻出現在旅遊消費媒體上,加上捷運東門站的開放,一下子讓觀光客湧進這個社區。當地租金飆升,觀光行為也嚴重滋擾社區居民的生活,面對高昂場租和在地社區對外來者的微言,今年小戲節也不得不放棄這個社區。


相比之下,新區大稻埕由於租金較便宜,各種文創小店、咖啡店和藝文空間紛紛進駐。石佩玉分析目前大稻埕一帶的社區狀態相對平衡,海味乾貨店和文創商舖還能夠在這裡共生,昔日繁華的大稻埕港口的歷史底蘊,也適合小戲節走路看戲的氛圍。然而她也憂心,再過幾年大稻埕也會像師大區一樣,過度發展觀光以致失衡崩壞。


這個偶戲節由台灣一文化藝術基金會資助,石佩玉認為這個節有一定的商機,但是沒有刻意要走商業盈利的路線,事實上她認為這個節也沒有指向任何實際的金錢價值。她認為以一個外來者身份進入每個社區搞藝術創作或文創,停留三天到一周的時間只是一個穿流的過程,在地文化的思考才是重要的一部分。這種在地的人文關懷,大抵這也是小戲節「超親密」的原因。


2014年的超親密小戲節有澳門藝評人梁倩瑜參加,想了解更多,可收看本網站的影片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