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林小雯

生於澳門、現居紐約,從事獨立策展、寫作及藝術教育工作。2019年擔任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澳門展區策展人,並曾任職於紐約市文化局、美國華人博物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等機構。北京大學中文及藝術學雙學士,紐約大學藝術行政碩士。

兒戲不兒戲—談談藝術教育(下)

2019年04月 | 第三十二期

新勝劇場(The New Victory Theater)是紐約最備受關注的兒童教育劇場之一,早前它和一個口述歷史博物館合作製作了一部原創兒童偶劇,我和同事一同觀看了試演,才明白兒童劇場絕非兒戲,它更像是跨越代際的思考場域,邀請成人與孩子共同參與。


這個新劇名為《Layer the Walls》,筆者姑且將其譯作《牆壁上的層層疊》。故事發生在紐約一棟將被清拆的老房子裡,作為老居民的兩隻小老鼠收集着一片片剝落的牆紙,翻開其中埋藏的移民家庭故事:第一個故事描寫了一位頑強地對抗病魔的孩子,為險境中工作的父親帶來了希望和勇氣;故事二則圍繞一名曾以航海捕魚為生的青年,帶着希望來到紐約,卻面臨失業且受盡歧視,後來他給迷路的途人指點方向,終於獲得了工作機會;第三個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製衣女工,她不甘於安逸地結婚生子,挺身為同業的婦女走上街頭,最終在一次次爭取權益的抗爭中取得了勝利⋯⋯三個故事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帶出了美國的移民史,既記載着移民群體所經歷的苦難與掙扎,也給孩子灌輸了愛、勇氣、樂於助人、平等、自由等普世價值。


1.JPG 2.JPG

3.JPG 4.JPG


圖片來源:Layer the Walls官網:www.layerthewalls.com


這個作品之所以對美國移民歷史有如此生動的刻畫,離不開與紐約市移民住屋博物館(Tenement Museum)的合作。說到這個博物館,它在紐約多元的博物館生態中可謂自成一格:不但博物館建築由移民住屋改建而成,館藏也以移民的口述歷史為中心。雖然博物館只能接受預約導賞,不能自行參觀,但不少本地居民或希望進一步了解美國歷史的遊客都慕名而來─畢竟移民歷史、不同種族間的文化碰撞和融合,正是美國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博物館與教育劇場的合作,正是為了讓下一代有機會了解這些正被遺忘的歷史。


拋開作品的教育意義,《牆壁上的層層疊》本身亦是個引人入勝的當代偶劇作品。試演當天,場內主要的觀眾包括一百多位小學二、三年級的學生。我一邊觀看演出,一邊在心裡感到疑惑:孩子能看得懂嗎?給孩子們講種族歧視、講女權運動合適嗎?但一整場下來,我發現小孩都十分投入,既有驚嘆和沉痛的時候,又常有歡樂的笑聲與雀躍的互動,這都歸功於兩位偶劇演員栩栩如生的演出,而且三個故事分別用了布偶、面具、影偶的方式呈現,讓人目不暇接,舞美、音樂設計又都饒有趣味,自然可搏得孩子的歡心。而當孩子願意把故事聽下去,有些價值觀也就不知不覺地烙在孩子的心裡了。藝術教育便是這樣一種潛而默化的過程,賦予孩子觀看世界的一扇窗口。


這讓我想起,一位藝術教育工作者曾對我說,用childish(幼稚的)和childlike(童真的)來形容兒童劇,兩者的意義很不一樣:前者把兒童劇看成只適合小孩觀看的幼稚作品;後者則指以一種兒童都可欣賞的方式來講故事─我想這個作品正屬於後一種。好的兒童劇其實應該老少咸宜,既不小瞧孩子對於世界的洞見,也可讓成人重獲稚子之心,發現世界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