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梁飛燕

主修語言文學、視覺藝術。從事藝術創作、策展,兼職任教於大學,偶爾寫字。

在星火與繁花之間

2025年05月 | 第六十期

藝術終究是關乎生命,關乎我們如何在星火與繁花交織的現實中,找尋屬於自己的安所。

 

2025年春日午後,澳門媽閣塘一帶的水手里,看展看熱鬧的人塞滿了這段羊腸子路。在這個歷史與現代交織的場域,陽光穿透舊式磚屋、斑駁的牆面,灑落在新舊交織的城市紋理上。一個全新的藝術空間悄然啟幕——藝術家自營的「雲上藝廊」,首展邀來澳門本土藝術名家蘇沛權,為觀眾呈獻他的版畫展:「星火」與「繁花」。

 

作為本澳知名的藝術家、版畫家,蘇沛權的創作風格一直都富有實驗與探索精神。今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是近三年完成的紫外線固化油墨凹版畫,是他自1997年以來實驗改進而形成的個人標誌性技法。它以紫外線固化材料為核心,結合攝影、電腦繪圖、直接刻版等多種創作方法,經過重重堆疊製作出凹版,再以特別調配的油黑壓印出豐富的細節與層次,成品具有獨特的肌理與色彩表現。

 

在「星火」系列中,蘇沛權將視線投向了人類文明深處的黑暗。以2023年完成的《主,能換一些雞蛋嗎?》為例,鋼針刻畫的細線上星星點點,遠看如煙花璀璨,仔細看琢磨就會發現是人性深處經常湧動的紛爭與破壞。藝術家以國旗、炮彈與雞蛋等符號,直接回應全球局勢的動盪與暗湧。這些人類所點燃的星火,微小卻炙熱,仿佛隨時準備燎原,畫側還設置了兩個按鈕,用以啟動一場關於「人類的渴望、信念」與「信仰宣告」的錯位對話。暗示當覇權方將「神的立場」綁定在自身陣營,普世價值便轉化為排他與壟斷的工具。蘇沛權默默地在版畫刻痕中耕耘着人文情感與社會批判的深刻反思。


01.JPG

《主,能換一些雞蛋嗎?》,2023, 版畫,51x42cm  圖/雲上藝廊

 

對比之下,「繁花」系列則轉向了截然不同的情感領域。藝術家在畫面鋪陳色彩柔和素雅的花葉圖案,寧靜雅致,仿佛以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美好來對現實世界進行安撫與慰藉,反映出澳門這座城市的遺世悠然。或許,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星火」與「繁花」之間。澳門這座城市,表面上平靜祥和,實則處於全球化浪潮的邊界,豈能完全與世界的動盪割裂。


02.JPG

《繁花 05》,2025,版畫,29x29cm  圖/雲上藝廊

 

觀展當下,在媽閣塘藝術區與蘇沛權展覽展期重疊的,是國際知名藝術家蔡國強攜手其人工智能藝術夥伴cAI™所舉辦的全球首展《cAI™:靈魂掃描》。展覽由美高梅主辦,在海事工房一號舉行。蔡國強是次作品以喧嘩的科技之姿,挑戰人與機器、藝術與技術之間的界線。他與人工智能共同創作的《cAI™:靈魂掃描》,雖然主題宏大,充滿未來感,卻在藝術的精緻性與情感深度上,顯出刻意追求的粗獷與「意外」,似乎想以「未完成」或「不完美」的狀態來增添人味和手工感。藝術家一貫使用的材料——火藥,則以其毁滅與創造、戰爭與和平、星火與繁花的兩面姿態剛好時空交錯地和應着蘇沛權的「星火」與「繁花」。

 

媽閣塘藝術區的改造,帶動了澳門藝術格局的轉型。這個昔日澳門的航海起點,如今成為藝術的聚合之地。媽閣這個名詞本身就已經承載著澳門城市的起源與記憶;同時它又積極地面向國際,試圖成為吸引遊客與藝術愛好者的新地標。藝術家自營的「雲上藝廊」,或許是這種雙重面向的另一體現:它一方面出於藝術家的自主意識,強調對藝術與思想的追求;另一方面,它也回應了澳門政府與美高梅透過藝術促進觀光與藝術產業化發展的期待,折射出藝術在當代社會中的複雜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