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藝術外賣》:疫情下應運而生的創作與表演形態

2021年07月 | 第四十五期
文/羅德慧

常說劇場是小眾的藝術,澳門的人口基數令進入劇場的觀眾本來就不多,眾多原因也令劇場商業化之路走得困難重重。不少具潛力的作品,即使經過了兩、三個月的發展與深化,到最後都只演出三至五場,觀眾數目有限。要延續作品的生命,繼而令演創人員都可以透過重演建立實力、累積厚度,令行業持續發展,也能積聚植根於民間的創作能量,不少藝團開始作出其他嘗試,慢慢出現了新的路徑。有劇團選擇進軍大灣區演出,透過更大的觀眾群與劇場網絡,為劇團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有小而美的製作團隊憑著巧思,以貼近觀眾的方式,將表演藝術送到上門;也有舞團一路堅持,以四年時間打造一個獲得肯定的作品。


pic link_01_cn.jpg pic link_03_cn.jpg


「老細,有人叫外賣啦!」


熟悉的外賣下單聲線,你總會在澳門的食肆聽過。不過這次點的不只食物,而是一場藝術表演!破藝術工作室的《老細!藝術有人叫外賣呀~》,今年1月在澳門城市藝穗節登場後,獲得了廣大迴響,更獲得了香港製作人的注目,受邀成為6月「香港藝術節@大館」的演出項目之一。原定9月尚會到台北,與當地藝團合作,參加台北藝穗節,但在疫情的阻撓下,會否前往台灣仍是未知之數。


梁順裕(Sam)是破藝術工作室的創作成員,也是《老》的創意策劃。他回憶澳門的首演版本,觀眾需從外賣平台的指定商戶下單,再以澳門幣19元加購一份三至五分鐘的「藝術表演」。團隊提供了音樂、戲劇、戲曲及舞蹈四個選項,每個大項每天大概接15張單演出,五天內他們就提供了超過三百場演出。瘋狂的數字背後,也提供了不少解讀空間:一場演出到底值多少錢?「送到上門」是否就可以拉近觀眾接觸藝術的距離?


01.jpg

破藝術工作室創作成員、《藝術外賣》創意策劃梁順裕。  圖/受訪者提供


Sam也在演出前後,延伸了不少思考。疫情之下,全球藝團或劇院紛紛把過往演出放到網路上供公眾欣賞,令他對於表演藝術一直強調的「當下性」,掀起了一番新的思考。而《老》的出現,也為本地觀眾帶來不少衝擊。有人曾經電郵他們,直斥他們為何把表演藝術「搞到好cheap」,但也有人因為連續幾天下不到單,要致電主辦單位投訴。面對觀眾的兩極反應,Sam直言,一開始時團體就是抱實驗心態,「當表演去到那麼便宜,或表演者去到咁『cheap』時,大家還在意藝術嗎?」


02.jpeg

Sam表示,《老細》這個企劃剛開始時,團體都是抱實驗心態,測試觀眾對形式的反應。「當表演去到那麼便宜,大家還在意藝術嗎?」  圖/受訪者提供


《老》是在特定的此時此刻出現的一種產物。外賣風氣的盛行、社交媒體的熱絡打卡,大家對形式的新鮮感,都有份造就了那一陣子的熱鬧。當演出去到香港,同樣引發不少討論,下單數每日攀升,從一開始的四十多單,到最後一天的一百一十單。吸取了澳門經驗後,今次的香港版開宗明義改名為《藝術外賣》,內容上作出了不少調整,例如取消了食物的安排,讓觀眾專注在表演上;為每個項目類型命名,增添想像空間,也給予觀眾有如盲盒般的驚喜;表演範圍集中在大館的不同角落,減免了交通時間,也讓表演者不需穿梭城市,保留體力專注演出。同時,在表演形式上,他們也會與表演者溝通,盡可能增加與觀眾的互動,即使部分演出,演員與觀眾其實要隔著膠板,但仍希望表演者與觀眾在觀演關係上盡量接近。


03A.jpg 03B.jpg

香港版的《藝術外賣》,觀眾用whatsapp落單,演出地點則是大館內14個指定地點。  圖/受訪者提供


經過了兩地的演出之後,Sam認為《藝》與其他赴外演出最大的分別,在於他們今次出的只是框架,即使這次赴外也只需兩位創作成員往港便可,表演者都從當地招募,反而令作品整體上更能反映當地性格,表演者所反射的,也是一種當地文化的質感。是次招募他們一共在香港找了15組表演者,類型上有傳統也有較新式的,如劍球、跳繩、雙人默劇之類,可以見到他們的街頭表演風氣比較盛行,觀眾也習慣見到更多元化的表演形式。同時從事燈光設計的Sam,過往也曾隨不同藝團到外地表演,面對緊絀的裝拆時間、未必如要求的設備、都會影響作品的完整度。但他會形容《藝》為「可以套在不同地區的公式」,有別於其他製作的方式,長遠或更有利於赴外演出或與不同地區合作。

04.jpg

《藝術外賣》集中在大館進行,空間較大,演出類型也更多元化,與觀眾互動較多。  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