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步入中國的NFT

2022年01月 | 第四十七期

文/AudreySong 圖/shutterstock

新冠疫情之下,各行各業受不同程度影響都發生了改變。疫情之前,粵港澳大灣區每年的藝術盛事,要數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而這兩年,隨著巴塞爾轉移線上,隨之而來的,是NFT的爆紅。這股虛擬世界的狂熱風暴,迅速在藝術界形成羊群效應。隨著鹿晗、汪東城、林俊傑、徐靜蕾等藝人紛紛在ins上啟用了NFT頭像,這場屬於虛擬世界的狂歡正式在內地被引爆。


shutterstock_1932205373-lr.jpg

NFT頭像在社交網絡掀起熱潮,不同類型的頭像代表了各自的喜好和身份。


NFT(non-fungible token),指的是非同質化代幣,即不可替代的代幣。相對於NFT,數字貨幣比特幣BTC或以太幣ETH,是同質代幣,也就是說,每個人手中的ETH或BTC都是一樣的,就像100元紙幣就只有央行發佈的版本一樣。而NFT卻是獨一無二的,不僅不可互換,每件都不一樣。本來在數字代幣領域中,只有同質化代幣,2017年,為解決一款名為加密貓(CryptoKitties)遊戲的相容問題,其創始人Dieter Shirley提出NFT概念,創造了非同質化代幣。彼時,正是數字貨幣漲勢兇猛之時,BTC在兩個月內從五千美金攀升至二萬美金。短短四年時間,在疫情的助推之下,2021年成為了NFT的元年。


NFT的藝術細分市場


目前為止,主要的NFT交易平台,如OpenSea、Rarible、SuperRare、MakersPlace、Nifty Gateway、Zora、Foundation及Coinbase NFT都在海外,每個平台不僅有自己的特色,更有自己的遊戲規則。如OpenSea正如其名,面向所有人開放,任何人都可以免費建立並購買NFT。而其他的平台,要麼設邀請制,要麼需投放個人作品及簡歷申請。反觀大灣區各城市,最先回應的依然是香港。2021年初,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推出了國內首個NFT交易平台,為方便幾種法定貨幣與數字代幣進行交易,特別搭建法幣的OTC交易平台。9月,「創世藝術畫廊」(Start Art Gallery)以「全球首家NFT實體畫廊」為賣點在香港K11正式開幕。既然是NFT畫廊,觀看方式自然也是特別,除了熒幕之外,還有VR做配合,讓觀眾可以利用高科技欣賞NFT藝術品。除了展出NFT職業藝術家作品之外,畫廊還為當代藝術家做發佈及行銷。作為自由貿易港,香港在這次的NFT盛行下,同樣展現出了區域優勢。


Opensea是開放予任何人免費建立並購買NFT的平台(圖片截自官方網站).png

Opensea是全球開放予大家免費建立並購買的NFT平台之一。(圖片截自官方網站)


反觀內地,在NFT的風潮之下,相關企業及機構如雨後春筍,迅速的涵蓋了藝術、音樂及創意領域。2021年4月,TR Lab宣告成立,這個由Dragonfly Capital、佳士得全球非執行副主席、RAM上海外灘美術館、Artsy及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創始人聯合創始的NFT藝術品平台,有著超強的藝術背景,創立僅三個月,就在TR Lab線上平台以250萬美金的價格,成功義賣出蔡國強的首項NFT作品《瞬間的永恆——101個火藥畫的引爆》。隨後,攜手作家陳楸帆及李開復出版的新書《AI 2041:預見10個未來新世界》,根據書內描述的未來人工智慧世界,合作創作NFT作品。而創立不到一年的CryptoArt.Ai,獲得了240萬美元的機構融資。CryptoArt.Ai專注藝術細分市場,截至2021年7月,已吸引812名藝術家入駐,展出628幅NFT藝術作品。另外,由孫博涵創立BlockCreateArt(BCA),是內地最早的NFT藝術平台。除了自有的NFT發行業務板塊,Meta Opus交易平台,加密畫廊BCA Gallery及IP工作室BCA Studio之外,還與Zonff Partners發起了亞洲首個NFT藝術專項基金Vulcan DAO。此外,BCA也獲得了2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對於NFT的藝術細分市場,內地積極回應的同時,也在開創摸索著適合中國的發展方式。


NFT的民間狂歡


虛擬世界的藝術作品,打破了常規藝術作品的局限性,觀賞性似乎成為了最次要的功能,遊戲屬性及社交屬性被無限放大。以藝術家Pak的專案「Merge」為例,在48小時的認購後,「Merge」以5.84億元,成為史上最貴的NFT作品。然而,價值5.84億元人民幣的「Merge」,實際上是312,686個球,這些其貌不揚的球每個售價299美元,有趣的是,如果把球比作畫筆,那麼共同參與競拍的28,983名買家便是作品共同的創作者。因為無論你決定買多少個球,購入的球都會以「大魚吃小魚」的原理,融合為一個球。每次的購買,成就了作品的不同面貌。購入後只要有買家賣出,作品便會因「買」、「賣」發生改變。在這個過程中,競拍者滿滿的參與感,在一買一賣間,同樣是一次有趣的社交。

shutterstock_1945474252.jpg

與NFT建立了聯繫的作品,人們可憑著區塊鏈上的資料,查核出作品的合法擁有人及真偽。


正是因為NFT藝術的獨特屬性,藝術作品在虛擬世界中更容易與買家建立聯繫。比如爆火的NFT頭像,似乎已經成為了買家身份認同的標籤,當在虛擬世界中,「我」不再是「我」,而是一隻猴子時,自然物以類聚,形成了屬於猴子的社群。現實中的買家,也的確建立了類似的社群,猴子社群、企鵝社群、貓社群……每個社群中有特有的語言,他們為加入的新人歡呼,每次有新人的加入都意味著他們所持有的頭像具有的價值競爭力。


目前,NFT在內地仍只是小部分人的狂歡,輿論評價褒貶不一。有的人深信這是未來已來的信號,有的人認為這不過是另一場泡沫,每當有買家興奮的在知乎或公眾號分享購入NFT的經驗及樂趣時,總有人在評論中無情的踩踏。於是,入圈者設計了掃碼入群的方式。有些群的准入標準是至少擁有一件NFT藝術作品,有些群則需要推薦人……無論是何種標準,只要入了群,便如同是城牆外的人,風景與感受迥然不同。


shutterstock_1952672314.jpg

NFT在2021年掀起風暴,被遊戲、金融、藝術等不同行業所採用。


然而,狂歡有時盡。被稱為NFT元年的2021年,是否會是NFT的最高值?最高值後又將會何去何從,這一切都不得而知。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年尾的NFT整體生態數據的確不如年中般活躍。若NFT回歸理性的那刻終將到來,有多少人會因為它的遊戲屬性而留下,又有多少人因為其社交屬性而離場,一切皆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