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游衍畫廊:澳門藝術新景象

2015年08月 | 第八期

文/陳立行

澳門的畫廊本來就不多,而2012年成立的游衍畫廊,更是澳門少數以商業模式運作的畫廊。我們請來畫廊總監林毓珊,分享她如何為澳門的藝術打出一片新天地。


邵:《C²文創誌》副總編輯邵楓靈   林:游衍畫廊總監林毓珊


邵:澳門華洋共處,華人和外籍人士對於藝術的看法會不會很不一樣?


林:當然不一樣,在其他方面的文化、飲食、消費文化完全不一樣。藝術品對於西方人來說像看書一樣,是精神需要;即使是選擇餐廳時,他們會選擇比較幽靜的環境,中國人則會在意食物好吃與否,以及是否吸引,因此中國人也較注重藝術品會不會保值。


邵:那麼,在澳門購買藝術品的是哪類人多?


林:都是洋人較多。我覺得主要是因為他們有審美內涵。這也是我為何會成立畫廊的其中一個原因,我希望能打破這個局面,以一個較為直接的方式來感染更多不同種類的人欣賞藝術。


邵:你們主要展出本地還是外地藝術家的作品?


林:最初主要是外地藝術家的,這多少有些心理因素,澳門人很多時候買商品都覺得外國的較有新鮮感,都認為外國藝術品比較有市場,可引起一定的注意力。我們想通過這種方式引導本地消費族群對藝術品的興趣,藉由這樣慢慢去肯定本地的藝術品。


邵:那你們有和本地藝術家合作過嗎?


林:有,李能迪是其中一位,在2013年我們與他合作做了一場銅雕展覽,亦是我們第一個合作的本地藝術家。他在澳門十多年,為人低調,但他是一個很有成就的藝術家,那次反應很好,跟他合作給我們很大鼓舞。第二個合作的本地藝術家是袁偉業,他本身是室內設計師,但自小就開始畫畫,有自己一套獨特風格,他的畫以澳門為主題,畫中有很多暗喻,以及對周邊事物的感慨。


邵:在澳門經營一間商業畫廊有困難嗎?


林:壓力非常大。在形象方面,好多人都以為畫廊只是從中牟利,因此我們很注重各方如藝術家、合作伙伴、媒體的關係,希望有人能夠感受到我們有用心去做。


邵:那最大的挑戰是甚麼?


林:其中之一是去挑戰現在澳門藝術界的運作模式,為藝術愛好者提供現有模式以外的選擇。現在澳門的藝術圈中好多是非牟利團體,他們已經有一筆預算去決定下一場活動做甚麼,與我們的運作完全不一樣。我們除了策展,還要在乎怎樣做到一個市場需求,所以舉辦一個展覽不是只看一個藝術家的藝術水平。或許有時藝術家的水平很高,但以一個畫廊來說,我們的觀眾未必接受到這個藝術家的風格。因此我們每一個展覽的主題,甚至是每一件藝術品在鋪排上是否有新意和帶來回響,以至跟其他企業合作有沒有帶來新鮮感,或怎樣令到我們的成本降低,我們都會作一些策略性考量。


邵:游衍畫廊剛剛得到文化產業基金百多萬的補貼,你們會如何使用這筆資助?


林:我們會將部分資助投放在改善畫廊的空間上,我們希望藉由裝修,徹底解決老房子一些結構上的問題。除此之外,我們還希望這些資源能夠令空間及門面提升視覺上的效果,以及增添多一點功能,如安裝可移動的牆壁,可令空間內建構出一條路線,在感官上營造出一種「移動」的感覺。畫廊空間的改善將可有效提升它成為推廣及展銷澳門當代藝術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