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兩年實現從五萬起家到百萬廠房的蛻變
澳門本地手工啤酒「趣眼精釀」:小眾文化走進大眾視野的經驗談

2020年08月 | 第四十期

文/何倩玲

政府近年大力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坊間文創氣氛濃厚,方興未艾,但能異軍突起並發展為具規模的產業者少之又少。在商業社會「優勝劣汰」的殘酷規則中,澳門本地手工啤酒品牌「趣眼精釀」不僅脫穎而出,更成為當中的佼佼者──品牌成軍短短兩年,已從不足五萬的起步資金發展到能打造三百萬精釀啤酒廠的規模,在文化從「創意」到「產業」的實踐中,有很多值得同行借鑒的經驗。


01.jpg

團隊希望把「趣眼精釀」打造為展示澳門不同小眾文化的平台,把本地小眾文化團結以形成大眾品牌效應。  圖/施援程


經驗一:尋找品牌核心文化


「趣眼精釀」品牌創辦人郭芷晴並非一個「好酒之徒」,在她的印象中,啤酒就是在超市凍櫃列陣的酒類飲品,不同的品牌有着相似的外觀、味道和售價。直到2016年,她在機緣巧合下接觸了手工啤酒,五花八門的味道以及充滿藝術感的絢麗包裝,徹底顛覆了她對啤酒的印象。她直言,市面常見的啤酒追求的是標準化,而在精釀的世界,釀酒師追求的是每一瓶都不一樣。這個理念和從小喜歡收集孤品的郭芷晴一拍即合,加上澳門當時並沒有本土精釀啤酒,於是兩年後(2018年),仍在澳門大學就讀的她決定夥同朋友(同屆校友),實踐以手工啤酒為主打的創業計劃。


06.jpg

趣眼精釀品牌創辦人郭芷晴  圖/施援程


起初,她們將自己釀造的手工啤酒裝進木頭車,然後推到康公夜市售賣,啤酒口味亦以經典款為主,味道主要圍繞啤酒花、酵母、麥芽和水四種原料作變化。雖然啤酒銷情非常良好,短短半年已回本並創造了六位數的盈利收益,但郭芷晴一直思考着一個問題:既然要做澳門第一個本土精釀啤酒品牌,到底甚麼味道才能真正代表「澳門」?為了找到答案,她們開始發掘澳門的文化內涵,並很快確定了以「融合」作為品牌的核心理念,但具體要「融」甚麼到啤酒裡,成為團隊又一急需解決的問題。


此時,康公夜市所處的十月初五街為她們帶來靈感。郭芷晴介紹,昔日的十月初五街有很多茶樓,不少商賈都喜歡在這裡飲茶閒聊,「飲茶文化」濃厚,而茶葉也是極具東方色彩的飲品元素,所以她們嘗試把茶樓常見的茶類融入到啤酒中,「茶啤」的概念也漸見雛形。


經驗二:參賽穩根基 科創助文創


創業比賽是創業者的「煉金石」。為了精進茶啤這一創意方案,郭芷晴和拍檔開始馳騁不同的創業比賽。期間,不同的評委和投資者都不約而同發出相同的「靈魂拷問」:你們有獨家專利技術嗎?一言驚醒夢中人,郭芷晴頓時明白,任何新興文創品牌要走得更快更遠,除了文化和創意,還需要突破技術壁壘!

 

對於茶啤而言,必須要攻克的技術壁壘是如何減少茶葉所含的咖啡因過多融入到啤酒中。郭芷晴解釋,茶葉的咖啡因會延緩醉酒感,令人體在不知不覺中吸入過量酒精,為了規避茶啤所引發的安全問題,團隊邀請了具有十多年藥物創新研發經驗的博士加盟,開發了萃取法和蒸汽蒸餾法,對茶葉成份進行提取分離,並使用樹脂吸附法去除咖啡因,創造出茶味濃郁但咖啡因含量適中的嶄新精釀茶啤,目前品牌茶啤所含的咖啡因量已遠低於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相關危險水平。


05.jpg

趣眼精釀的茶啤所含的咖啡因量遠低於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相關危險水平  圖/施援程


擁有自己的「黑科技」後,團隊參與創業比賽的成績也愈來愈亮麗——2019年9月至今年6月,團隊橫掃了全澳青年創業創新大賽銀獎、第六屆粵港澳台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澳門賽區金獎、第四屆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企業組銅獎及2020中銀盃百萬獎金澳門區金獎等獎項。在文創及青創界打響名堂,同時獲得高達六位數的獎金。


郭芷晴坦言,品牌是在創業比賽中快速成長起來的,尤其是透過參與澳門大學的創業比賽,得到了澳門大學創新創業中心、澳門大學鄭裕彤書院及經濟局的持續支持和鼓勵,讓品牌在發展初期的根基較其他初創公司扎實。


經驗三:以大眾視角宣傳小眾文化


雖然啤酒是大眾消費品,但手工啤酒基於其特殊的文化、口味及價格,是不折不扣的「小眾文化」。與很多小眾文化的推廣者一樣,郭芷晴最初也肩負着推廣手工啤酒文化的使命,只要有機會便向客人分享手工啤酒深厚的文化、發展進程、口味演變等知識,然而,這些硬邦邦的內容並沒有拉近客人的心,反而加深了「手工啤酒是另類小眾文化」這個刻板印象,令人望而卻步。


此後,郭芷晴調整宣傳策略,更多突出茶啤的味道,例如桂花烏龍、菊花普洱等字眼,也會推着木頭車穿梭各大民生夜市和展覽,拉近手工啤酒和消費者的距離。她強調,任何人接觸任何新事物,首要基於「感興趣」,之後才有「喜歡」和更進一步的深入「了解」。茶啤的味道都是澳門市民耳熟能詳、甚至從小喝到大的味道,變相為客人遞上一塊「敲門磚」,吸引對此感興趣的人士主動敲開手工啤酒的大門。


除了宣傳策略以大眾視角出發,在產品的研發和測試上也要經得住大眾市場的檢驗。透過康公夜市和創業比賽積累了「第一桶金」後,團隊於去年6月邁入首個里程碑──開設實體店「趣眼空間」,該空間不僅是售賣手工啤酒的店舖,更是團隊測試新口味的「實驗室」。郭芷晴稱,團隊會定期研發新的啤酒口味,期間會迸發很多天馬行空、「腦洞大開」的創意,例如藥材啤酒、艾草啤等,但無論創意有多好,都要放到店舖內測試,只有反應良好的口味才會被納入後備量產名單。


03.jpg

趣眼空間是團隊測試新口味的「實驗室」  圖/施援程


經驗四:擇善固執 疫境自強


郭芷晴對品牌的創業思路非常清晰,創業第一年要開設實體店,創業第二年要邁向另一個新里程──透過申請政府的中小企扶持政策開設澳門首間精釀手工啤酒廠,而開設啤酒廠可以說是團隊遇到阻力最多的決定,皆因在澳門設廠的成本較香港多兩倍,較珠海多三倍。


面對各種阻力,團隊堅持擇善固執。郭芷晴認為,澳門本地的手工啤酒品牌只有扎根於澳門,才稱得上「澳門製造」,更重要的是,未來品牌要走出去,不單代表產品或企業本身,更要代表澳門的文化,在澳門設廠有助品牌進一步提煉澳門的文化精髓,讓品牌的文化內涵更為深刻穩固,將來應對外地同類產品的挑戰時,能進一步顯現「澳門製造」的優勢。


計劃趕不上變化,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團隊的整體部署,開廠的安排亦延誤半年,預計年底才可成事,但與此同時,團隊抓緊疫情封關的機會,積極開展針對本地消費人群的推廣,一方面尋求更多本地商號展售茶啤,另一方面物色更多本地文創品牌合作,聯乘推出新產品,深挖本地消費市場。


至於下一步計劃,郭芷晴透露,品牌今年繼續緊抓本地市場,以茶啤為主打,分別推出菊花普洱、桂花烏龍、鐵觀音、荔枝紅茶和茉莉香片共五款口味的手工啤酒,亦同步落實本地啤酒廠的設置,增添設備及擴展團隊;明年則嘗試與各大娛樂場度假村合作,打開旅客層面的消費群,而啤酒廠方面會逐步實現日產五萬瓶的目標,其中一半會在本地市場流通,另一半會外銷;長遠而言,團隊希望把「趣眼精釀」打造為展示澳門不同小眾文化的平台,把本地小眾文化團結以形成大眾品牌效應,致力向外地展示及推廣澳門的獨特文化魅力!


cover pic.jpg

趣眼精釀今年推出五款茶啤  圖/施援程



趣眼精釀

funny-e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