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從做書到做展──
記錄首屆「BIGGER廣州藝術書展」的誕生

2022年02月 | 第四十七期

文/AudreySong 圖/院漢賢

2021年,新冠疫情在地球肆虐的第二年,卻沒能阻止藝術書展在內地的狂歡。除了內地第一個藝術書展「ABC書展」及「UNFOLD上海藝術書展」的舉辦外,11月,深圳迎來了首屆「BABF 2021不熟藝術書展」深圳站。12月22日,首屆「嘉德國際藝術圖書展」在北京舉辦,這個收藏級的藝術書展在內地樹立了迄今至高標準。23日,「BIGGER廣州藝術書展」,在廣州正式拉開帷幕。一座不被看好的城市,為期四天的藝術書展,一百三十多個展商的聚首……BIGGER大聲向公眾表達他們的看法:「Thinking is bigger than a book」。


01.jpg

02.jpg

一連四日的「BIGGER廣州藝術書展」被分為A、B、C、D四個區,帶來包括展覽、分享會以及工作坊等活動。


2006年,善本出版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專注於藝術設計類圖書的外版代理及出版工作。出版社創立時,內地的視覺設計類圖書出版主要依靠大型的國有出版社,出版內容及形式相對單一。善本迅速的與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日本等出版商建立合作及銷售管道。2012年,創辦了獨立品牌設計雜誌《BranD》。從做書到做書展,執行團隊《BranD》經歷了九年的成長,本期我們特別採訪了《BranD》的主編,同時也是「BIGGER廣州藝術書展」的發起人之一盧妍君(以下簡稱Nicole)。


認真做書,不認「輸」


在《BranD》雜誌創辦的2012年,是內地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轉折期。隨著智能手機的日新月異、新聞app的使用及微信公眾號的橫空出世,慢慢改變了大眾的閱讀習慣。手機端上碎片化的資訊,充斥著大眾的休閒時間。2014年,Nicole回歸《BranD》,她赫然發現,彼時的讀者不再只滿足於資訊的堆疊,而是對於有探索性的主題及概念更有興趣。讀者成長了,市場變得愈來愈有次序。「在新媒體時代,溝通不再是單向的,讀者及受訪者都需要互動與表達。」在Nicole看來,在新媒體時代,絕不能封閉自己,這是《BranD》十年成長中的覺察與蛻變。


03.jpg

《BranD》雜誌主編,BIGGER廣州藝術書展發起人之一盧妍君Nicole。


作為一本獨立雜誌,《BranD》以內容及發行為主,近年來,他們嘗試了許多創意方式,比如用一本書把主題做深入;與南寧的書店做主題展覽;為奈雪的茶打造專屬的「茶」特輯,並在上海合作pop-up書店;與永璞咖啡合作,聯名推出馬克杯、毛毯、毛巾、圍巾等系列衍生品。但是,Nicole非常清楚,無論形式多有創意,最終還是在做書。「我們不會因為單純的美開發衍生品,因為無論是馬克杯、毛毯、毛巾……產品的開發是另一個領域,做產品需要打磨的細節太多。而我們做任何事,都會圍繞書,不會偏離太遠。」


以開放的心態做出的獨立雜誌《BranD》,積攢的自然是無限的好奇心及創意拓展。近幾年,藝術書展在國內大行其道,為獨立出版及插畫師提供了展示才華的交流平台。許多優秀的插畫師在書展中被發現,與品牌合作,收穫了不錯的粉絲,有了自己的經紀人,一步步成為流量藝術家。作為獨立雜誌,《BranD》一直在關注著這群鮮活的年輕創意人,同時發起了由善本資助的「青年藝術家」支持計劃,為優秀的年輕藝術家設計書籍。在藝術家提供的作品基礎上,通過新的視覺及新的對話方式,形成創意藝術出版。在一段時間的籌備下,目前,善本的「青年藝術家」支持計劃已完成了三本書,其中包括石榴Zakuro的《散步手冊》及王濛莎的《我的宇宙發生的事件》。


04.jpg

善本圖書(Sendpoints)以「Not only不僅限」為原則,從全球範圍選出一百多本藝術書,讓讀者一同觀察書籍從內容到設計的可延伸性。


從代理外文書,到創立獨立雜誌《BranD》,再到「青年藝術家支持計劃」,善本經歷了15年。這15年來,內地的藝術書展蓬勃發展,從以前每年到國外參加書展,到把目光轉向內地。「一個城市需要書展,書展為年輕人提供展現自己才華的平台,為行業提供了一種有趣的書籍消費場景。」Nicole認為,現代人的價值觀不應該被上代人左右,在廣東普遍認為的「做書」無前途論調,也需要被更新。為了更好的做書,2020年,善本策劃了「BIGGER廣州藝術書展」。


Thinking Bigger, Happy Together


為了BIGGER首屆廣州藝術書展的完美落地,執行團隊《BranD》在2021年做了許多的測試,包括場地測試、團隊執行力測試等等。4月,以設計師角度探索的可變形字體問題出版的《變形體》一書,在廣州落地了一場「字體與身體概念展」,由於展覽場地是一個攝影基地,Nicole發現,大部分到現場觀展的人只為打卡而來。「打卡是一種掩飾,它嚴重影響了大家對精神的追求,空洞的展現自己。」9月份,《BranD》團隊在東山口扉藝廊落地了Bad book market,場地在地下負一層,由於疫情的原因,只好轉由線上進行。Bad book market概念來自於善本代理的書籍,許多殘次品本來打算斷捨離扔掉,卻為了給書籍另一次生命,有了Bad book market的概念。本來不抱任何期待,沒想到收獲了十幾萬的銷售額。Nicole總結到:「Bad book market的消費群中,大多是年輕人,他們的平均消費力在100元至200元之間。此外,我們發現也有廣州本地的品牌方或空間營運者等來消費,他們需要藝術類書籍做陳列展示。」


在經歷了幾次的測試後,Nicole深刻明白,活動品質的重要性。為了讓BIGGER更豐滿,團隊特別邀請日本著名插畫師二村大輔繪製BIGGER的logo。Nicole介紹:「《BranD》曾收錄過二村老師的作品,他擅長人物表達,作品很幽默。我們發現內地的書展暫時還沒有IP,希望在視覺上有突破。」除了準備工作外,BIGGER最大的挑戰是招募展商,Nicole坦言:「書展的瓶頸在於展商的內容,目前,全國各地眾多的藝術書展,如果都是同一批展商,展商內容每年都一樣,消費人群也一樣,那這件事就沒有意義了。」為了保證BIGGER的品質,團隊特別為優質展商免費開放攤位,並由荷蘭最美圖書基金會組織展出了「荷蘭最美的書展」,呈現了2015至2019年共四個年度合計一百多本荷蘭最美圖書。


12月23日,首屆BIGGER廣州藝術書展正式舉辦,現場按照A、B、C、D將一百三十多家展商劃分了四個區域,在為期四天的時間裡,帶來了藝術展覽、藝術快閃、特別呈現、對談分享會、現場簽售及字體工作坊等系列活動。雅昌文化集團、獨立出版Steppyplus、水象、崔瑩藝術出版等等齊聚一堂,還有少數展商從上海、深圳等地特別加入。另外,為了令分享會更具特色,團隊特別設計展商對談環節,如「雅昌文化集團 X LIVE!製書實話X 商量Shang Liang」的「當老牌印刷大廠遇上頭痛的『新銳攝影師』」等,還有繪本工作室及字體工作坊等活動。


06.jpg

C區為藝術展覽及特別呈現區,展出包括荷蘭藝術家Sigrid Calon 、Rick Fraterman、設計工作室Asian Food Trave,設計師Sohee Kang等多個單位的作品。


「獨立出版的魅力在於創意的活力展現及精神上的相互勉勵。」Nicole認為,「廣州在文化消費上仍有很大的空間,每個城市都需要有勇氣做好這件事的人,當我們有豐富的獨立出版物時,獨立書店自然就遍地開花。」在問及對大灣區哪個城市印象最好時,Nicole坦言:「澳門!我們和許多澳門設計師的關係很好,澳門有設計周,有電影節,有獨立出版物,老街中的舊樓裡有小型戲劇……當所有這些匯聚後,便是城市的活力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