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袁紹珊

北京大學中文系及藝術系(影視編導)雙學士、多倫多大學東亞系及亞太研究雙碩士,研究方向為文學及電影。獲「美國亨利.魯斯基金會華語詩歌獎」等多個獎項,曾任美國佛蒙特創作中心駐村詩人,應邀出席葡萄牙等多個國際詩歌節,擔任澳門首部原創室內歌劇《香山夢梅》作詞人。在兩岸暨港澳地區出版過多部詩集。長期從事學術及出版工作,並為台港澳多家媒體撰寫專欄。


墨西哥的繆思:個人史的公共魅力

2018年02月 | 第二十五期

04_袁紹珊_01.jpg 04_袁紹珊_02.jpg


到過墨西哥城的人,應該對女畫家Frida Kalho都有深刻印象。她標誌性的一字眉、上唇的小鬍鬚、色彩繽紛的民族穿著的照片,以及鮮血淋漓的自畫像複製品,幾乎遍佈這個號稱全球最大城巿的每個角落,不但墨西哥的旅遊紀念品和文創產品少不了她的身影,連披索的五百元紙幣上都是她和她的畫家丈夫狄亞哥的肖像。如果說里斯本最具持久力的文創IP是詩人佩索亞,那麼墨西哥巿的必定是Frida。


作為Frida Kalho的鐵桿粉絲,我為了尋覓她舊日的足跡,出發前往這座治安不佳的大城。Frida在藝術史上的地位雖不及壁畫大師狄亞哥,但她傳奇的人生和痛徹心扉的自傳式作品,足以讓她成為墨西哥永恆的繆思。2002年,傳記和改編電影《揮灑烈愛》讓許多非藝術愛好者也認識到這位奇女子,各地不斷推出受她啟發的音樂、舞台劇、舞劇、繪畫、服裝設計等(澳門文化中心在2011年曾上演舞劇《藍屋畫魂》),讓Frida熱潮燒遍全球,作品的拍賣價高居全球女畫家之首。


Frida有三分之一的作品是自畫像,公開表達自己的情感,誠實程度連畢加索也自愧不如。Frida的自傳式創作雖說不上首創,但在這樣一個沉迷自拍、打卡和自曝隱私的世代,可說是私語化創作的楷模。洛杉磯設計師Sam Cantor便曾以Frida的自畫像為原型,創造了160個emoji(FridaMoji)──還有哪個藝術家比她更適合成為用來表達情感的emoji的原型呢?


作家木心曾說過:「所有偉大的文藝,記錄的都不是幸福,而是不安與騷亂。」狄亞哥突出公共性、呈現墨西哥歷史的大型巨作,固然激動人心,但Frida看似無涉城市、歷史、政治的自傳式畫作,實際上和墨西哥城的生活融為一體,對痛與愛的探討,又使之超出地域和時間的限制。


愈是個人的,就愈是世界的,Frida無心插柳地做了絕佳的示範。文藝創作,往往首先解決個人問題;文藝欣賞,則是讀者觀眾在作品中尋找適合自己的答案。所以Frida的重要性在於,讓我們看到私語化在當代的影響力和不可低估的文化價值;至於如何把個人感受昇華成普世共鳴,就是雲泥之別了。換句話說,在失去「靈光」(Aura)的機械複製時代,文學、藝術或所謂文創商品想要打動人心,有時要放下「百姓喜聞樂見」、「文以載道」的傳統包袱,私語化和對個人困境的探索,在另闢蹊徑的同時,也讓作品更具人性和感染力。


在墨西哥城的最後一頓飯,誤打誤撞到了她和狄亞哥結婚擺酒的餐廳,算是為旅程劃下完美句點。每座城巿吸引旅客的因素都不一樣,有些是口腹之欲,像蛋撻和豬扒包;有些是精神食糧──我願意為Frida再去幾趟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