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林小雯

生於澳門、現居紐約,從事獨立策展、寫作及藝術教育工作。2019年擔任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澳門展區策展人,並曾任職於紐約市文化局、美國華人博物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等機構。北京大學中文及藝術學雙學士,紐約大學藝術行政碩士。

誰的公共藝術?——澳門城市空間藝術散記三

2022年12月 | 第五十期

人、地方、藝術


如果將公共藝術理解為藝術介入社會公共空間的創作,澳門自90年代以來出現了不少這方面的作品,發展脈絡與本地環境劇場、行為藝術密不可分。其時,藝術工作者以澳門社會、城市空間為場域,身體為媒介,創作「場域特定」的公共空間裝置和表演作品。


當中不得不提到上世紀末石頭公社在舊澳氹大橋上上演的戶外舞蹈/行為裝置《大橋上的夢遊日子》。澳氹大橋化身為公共藝術空間,擺放了舊生活片段的裝置、與記憶有關的巨型文字紙牌;舞者在裝置間行走,「舞弄自己和這個城市的轇轕」。在世紀之交,澳門城市空間將面臨急劇變化之際,作品成了澳門公共空間記憶的一部分。


01.png

《大橋上的夢遊日子》(來源:石頭公社網頁)


從小眾走向大眾


澳門城市空間擁有獨特的肌理和建築、混雜的社區文化與生活場境,本就很能夠刺激藝術的創作。1999年藝穗節的創辦,則更大程度上讓這類走進社區的小眾藝術變為走向大眾的節演節目。劇場研究者莫兆忠在《試描澳門劇場演出空間史》一文中就寫道:「澳門藝穗節」首辦後,大力發展非常規演出場所的實驗演出,廣場、社區街道、停車場、菜市場、理髮店、游泳池、跨海大橋、行走中的公共汽車、修道院遺址、難民營遺址、文物建築都成為演出空間……」


02.jpeg

非常規演出場所的實驗演出(2017年藝穗節節目《巧手理髮師》,來源:藝穗節)


但莫氏亦觀察到,2009年澳門藝穗節改名為澳門城市藝術節之後,節目由大眾化變為觀光化和娛樂化,從過去由創作者主導,逐漸發展為包含在各種「藝術計劃」、「社區計劃」當中,強調觀眾參與,結合社區導覽。在最明顯的一個例子當中,策劃人直接將「推動文化旅遊」作為計劃的宣傳口號,令人不禁反思,作品在面向政策,還是面向公眾?在澳門打造成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下,還有多少社區空間得被活化和消費?


從藝術在社區,到社區凝造


2013年,文化局啟動「社區藝術資助計劃」,是本地文化政策上首次主動關注起走進社區的藝術,除了為本地藝團提供資助,更邀請外地導師分享實踐經驗,令本地社區藝術走向專業化。


計劃推動早期,外地導師曾分享道,社區藝術不應只聚焦地理意義上的社區空間,更應關注邊緣或少數的社群,推動社區凝聚。這樣建議的原因,是因為首年的獲資助團體中,就只有一個藝團在關注地理意義之外的社群概念。


而今將近十年過去,本地較為資深的社區藝術工作者早已走出了空間的迷思,多個藝團如零距離合作社、石頭公社、夢劇社、風盒子、梳打埠實驗工場等,都在持續地推動其社群性質的藝術計劃。近年,石頭公社更在藝穗中辦起節中節《Todos Fest! 共融藝術節》,與藝術工作者、長者及身心障礙人士一道,在城市中締造不同社群同理、共融的空間。擁有這樣共融的社區和藝術節,也許才是小城最吸引人的地方。


03.jpeg

Todos Fest! 共融藝術節(來源:藝穗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