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林小雯

生於澳門、現居紐約,從事獨立策展、寫作及藝術教育工作。2019年擔任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澳門展區策展人,並曾任職於紐約市文化局、美國華人博物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等機構。北京大學中文及藝術學雙學士,紐約大學藝術行政碩士。

怪異的人工智能

2023年05月 | 第五十二期

今年3月,未來生命研究所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呼籲暫緩人工智能的研究實驗,直至找到有效機制,應對人工智能可能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危害。


ChatGPT之父的阿特曼(Sam Altman)若干年前就放言,除非我們先毀滅我們自己,否則超越人類的人工智能勢將出現,基因優化、人機交互亦將如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之快一方面令人振奮,另一方面亦令人心生畏懼。對比人類被人工智能取代,人機融合也許是可以預期的較好結果。


事實上,人機融合已然發生。「我們的手機控制我們甚麼時間做甚麼事情;社交媒體推送決定了我們如何感受;搜索引擎決定我們如何思考。」阿特曼如是說。當諸多人工智能產品開始代替我們思考和行動,不止機器在趨近人類,人類也在變成機器。


麥克魯漢(Herbert Marshall McLuhan)在《認識媒體:人的延伸?》中曾指出,媒體如同人類肉體、感官功能,以及意識的延伸,它不只為我們服務,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同樣地,人工智能亦很難只是工具,它正日漸成為人類感受和認知世界的器官和大腦。想讓人類社會變得更好,似乎必先讓人工智能變得更好;又或者,如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提議,讓人工智能理解和學習人類的價值觀。


藝術家傑克.艾維斯(Jake Elwes)2019年創作了《Zizi: Queering the Dataset》,揭示計算機算法的偏見。市面上的臉部識別系統大多由程序員選取頭像讓機器進行學習,而由於程序員以西方白人男性為主,下意識地選取了較少少數族群及酷兒族群的圖片,故系統在此方面的識別工作往往較易出錯。傑克借用了相同的數據集,但加入了一部分酷兒的圖像來讓機器學習。由於系統不善於解讀酷兒圖像,其生成的圖像乖張而怪異,但在這不完美當中,人工智能系統正在進化,價值觀變得更為多元。


01.jpg

林小雯:配圖二.jpg

Zizi: Queering the Dataset 2019(來源:Lebenson Gallery)


人工智能專家賈內爾.沙內(Janelle Shane)同樣對怪異的人工智能發展興致勃勃。她的網站專門發掘人工智能出現故障的情況,讓人在稀奇古怪的實驗結果中更深入了解人工智能。舉例來說,她曾讓人工智能設計新奇的襪子,將十多款新奇襪子的描述輸入到不同的神經網絡中,讓其生成新的襪子。她發現除非人工智能出現故障,否則生成的襪子都不太新奇;因為愈是新近的系統,愈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能從數據中複製已有的新型襪子的例子,難以令人產生驚奇。她於是得出以下結論:「為了讓一個神經系統更善於創造新的東西,怪異其實是一件好事。」


假如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的會統治人類,那麼,我們希望它是包容多元的,創意而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工智能,這樣的話,怪異一點又何妨?


林小雯:配圖三.png

Janelle Shane書籍《你看起來好像……我愛你:AI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為這個世界帶來的稀奇古怪》(來源:Janelle Shane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