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林明傑

林明傑,擁有20年電影開發及製作經驗。現任阿里影業電影顧問,曾參與製片統籌項目包括《竊聽風雲》系列、《龍門飛甲》、《智取威虎山》、《桃姐》及《激戰》等。電影編劇作品包括《韓城攻略》、《湄公河行動》及《紅海行動》,文字作品包括科幻插畫小說《機械屍人》及《香港製片——港式電影製作回憶錄》。

港片在內地市場的存在價值

2023年12月 | 第五十四期

2023年接近尾聲,總有各種各樣的年度回顧。隨着香港電影今年整體在內地市場表現遇冷的情況,今年和明年將是港片如何與內地觀眾連接的一個轉捩點。


這裡指的港片是故事跟香港相關、由香港導演執導的影片。今年的遇冷是對比以往幾年的票房成績,在內地都沒有達到以往票房的高度。截至12月初,今年內地市場票房最高的港片是邱禮濤導演的《掃毒3》,燈塔專業版提供的票房是人民幣2.84億,而在電影行業裡的共識是港片在內地平均能有人民幣3億票房的水平,顯然今年到目前為止還沒達標。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三年疫情後的內地觀眾,對於到戲院消費的選擇變得更加謹慎。疫情期間電影院暫停營業一段時間後,內地觀眾漸漸發現一部影片上映期間就算不去看,對自身的生活其實沒有任何影響。在機會成本的思考下,觀眾可能會等到影片在視頻平台上線後才看,這樣對於以票房收入為主的院線電影造成不少壓力。電影內容需要打造得更明確更有競爭性,才能吸引觀眾離開家門走進電影院。

 

其次,內地觀眾對於港片的普遍認知,一般標籤在動作類型上,當中以警匪、黑幫題材最受認可,因為這題材放在香港地區的語境,對內地觀眾來說有更多想像空間。觀眾想看動作類型電影,是因為能獲得視覺和聽覺上的官能刺激。同時港片裡對人物和情緒的營造一般偏向極致,也能讓觀眾透過觀影獲得自身情緒上的抒發和共鳴,從而得到滿足感。


今年的港片在畫面上的動作場面設計依然保持可觀性,但普遍在人物和情緒上的火氣,卻跟不上畫面上應有的動作情緒。人物的壓力和狀態還未被拱起來到達跟畫面匹配的動作宣洩,也因此在共鳴感上出現跟內地觀眾脫鉤的狀態。今年的港片在火氣上出現口碑的例如吳煒倫導演的《毒舌大狀》(內地片名:毒舌律師),以及林超賢總導演、唐唯瀚導演的《爆裂點》,是觀眾難得會在港片上談論到火氣和情緒價值的作品。


林明傑:配圖1.jpg

電影《爆裂點》的火氣帶來內地觀眾的討論


第三,導演彼得.博格丹諾維奇(Peter Bogdanovich)曾有句名言:「世界上沒有老電影和新電影,只有你看過和沒看過的電影」。現在的觀眾已經進入00後的新一代,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港片已經不再是供給他們小時候的影視營養,也因此他們對於香港電影的熟悉度、對香港演員的親切感,跟以往80後與90後的內地觀眾截然不同。當觀眾對動作類型電影的需求,可以透過視頻平台的網路電影獲得基本滿足,觀眾對於去影院看港片的需求也會同步被削弱。


林明傑:配圖2.jpg

新一代導演需要跟新一代觀眾在内容和情緒上接軌


在今年電影市場重新出發的時間點,「內容為王」是更為關鍵的成功要素。本年港片在香港市場穩步前進,例如《年少日記》與《白日之下》都是口碑與票房雙收。港片如何同步吸收內地觀眾,還需要看影片內在的火氣如何跟觀眾連接。情緒價值在今年變成了買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