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林玉鳳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助理院長、詩人、時事評論人。

關鍵的還是創意與內容

2015年01月 | 第一期

大學的其中一個學科,需要常常用生活例子解釋理論。很多年前就發現,電視劇裡的人物、情節以至對白很合用,特別是香港TVB的電視劇,一旦用來舉例,就是當中的一個口頭禪,都很容易得到同學共鳴,很有效。可是,這幾年情況有了很大的變化。無論如何追看TVB的新劇集,都會發覺班上最多只會有半數同學看過,而且,這個數字一年比一年低,要找到全班大多數人有共同話題的劇集,越來越難。去年直接問同學都在看甚麼。原來,除了很多人將在淘寶網上的Window Shopping──只看不買當成每天追看的媒體內容,十多二十歲的年輕人追看的幾乎都是韓劇,有時還包括韓國歌星樂隊的MTV、演唱會以至偶像韓星會露面的綜藝節目。


韓流盛勢,原來是真的。可是,這個韓流是怎樣來的呢?


這個故事,當然可以從1990年代韓國政府大刀闊斧資助電影產業發展說起。今天不少研究都會將韓國電視業成功的關鍵直接指向電影振興委員會 (Korean Film Concil,簡稱KOFIC),因為KOFIC的三個主要任務,幾乎包攬了電影業能否市場化或產業化的功能:管理電影振興基金,促進其有效運用,資助製作;推動電影人才培訓、市場開發、創作指導等業務,推動建立四大產業支援機構:映射產業基礎中心、映射體驗教育中心、動畫片技術支援中心和映射風險中心;促進設立相關的映射投資組合基金,協助業界擴大產業規模。這也是今天不少國家向韓國取經所得的成功經驗──投入資金,提供人才和專業指導。


可是,如果細看韓國電影業發展的脈絡,資助為主的政策其實只是整個策略的一個小環節,而且幾乎是最後的一著。今天,韓國電影可以長期在本土開放的市場中佔有五成以上的票房,韓國的流行文化可以成為亞洲的先驅,那是幾十年來鋪墊的結果。


韓國政府其實早在1973年就成立了電影振興委員會,這個後來被視為推動韓國電影業成功關鍵的機構,在創立早期,即使也有資助電影製作,但其推動效能成疑,因為當時韓國政局長期不穩,有很多限制創作自由的法規,對版權也欠缺足夠的保障意識,所以就是成立了專門推動機構,韓國電影業在1970年代,幾乎是學界眼中的倒退時期,電影出口比之前更少。造就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在1990年代大展鴻圖的,其實是1980至1990年代韓國多次對電影業相關法律的修改行動,像1990年代的修訂電影法工作以及對韓國製作和進口影片的自由化工作,當中包括1988 年韓國電影市場開放這個曾經被視為將會打擊本國影片的政策。這些透過法律允許更大自由的政策,最終的結果是讓韓國人開了眼界也釋放了創意,也是1990年代風格多元的韓國電影新浪潮那種出現的底因。就是因為有本土創意的成份,2001 年在票房擊敗荷里活巨片《珍珠港》的韓國本土製作《我的野蠻女友》,那種耳目一新的輕鬆愛情故事,才會反過來掀起了一股模仿的風潮。


發展電影業,資金與市場操作固然重要,可是,如果忽略本土,忽略劇本,忽略自由與創意,韓國不會有《我的野蠻女友》這類劇種,澳門的電視要在自由市場上有真正的生存能力,只會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