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李峻一

港澳著名作曲填詞人,曲詞雙修,作品超過三百首,白羊座,為人坦白,有碗話碗,有碟話碟。

YouTube擂台陣──從香港樂壇的衰亡,我們能學到甚麼?(三)

2015年03月 | 第三期

媒體生態的改變,令偶像風光不再;而科技的普及,也為樂壇帶來不少衝擊。垂手可得的網上資源,如何改變歌手的命運?


YouTube時代 群雄競爭


筆者還記得在少年時代,無線翡翠台周日下午有個音樂節目叫作《新地任你點》,那時電視很少會播放歐美或日本流行曲MV的音樂節目,因此每個周日下午我便呆坐在電視機前,靜候最新音樂推介;對我們這些沒錢買黑膠碟的學生而言,電台和電視是我們這些對音樂非常飢渴的年輕人,接觸流行曲的主要途徑,當年聽音樂是一件非常被動的事,電台和電視給你甚麼,你便接收甚麼。要收聽粵語以外的流行曲就更加困難了。


然後二十多年轉眼過去,現在大概已沒甚麼樂迷,會呆坐收音機前苦等DJ點播他們心儀的歌曲。YouTube的出現,大大改變了人們接觸音樂的習慣;你要聽哪一首歌,歐美的、日本的、韓國的,在iPad上按幾個鍵就可以,要接觸哪個國家,甚麼類型的音樂,都易如反掌。但由此也衍生了兩個問題:第一,音樂太容易得到了,不再受珍惜。第二,有琳瑯滿目的音樂可供人們選擇,樂迷們忽然察覺,以往以為唱得還好的某個歌手,跟內地的歌手一比,原來差遠矣!過去被喚作女神的,跟韓國的少女組合一對照,原來只是庸脂俗粉!昔日以為拍得還不錯的MV,跟台灣的一較量,原來也差了九條街啊。


正如黃子華他的「洗燥」棟篤笑所提到,這是個全球化的年代,只有最強的人方可以走上擂台較量。以往接觸音樂的媒介不多,樂迷較少比較,現在不同了,香港的歌手或幕後音樂人,對手不再是本地的同行,而是全世界,樂迷也不會憐憫你市場小、製作成本低等不利因素,你及不上就是及不上,要離棄你便離棄你,愛追捧俊男美女的,有數不盡的韓國偶像組合可供選擇,愛聽歌手大展歌藝的,內地的音樂節目還會少嗎?總之,這是個群雄競逐的時代,在擂台上被打敗,也只好怪自己實力不夠,怨不得人。


香港年輕人自豪感喪失


我想生於七十和八十年代的澳門人或內地人,大概都會認為香港人是驕傲的,只要你有幾個香港的親戚朋友,自能感受到他們散發的傲氣,香港人也絕對有驕傲的理由;就談香港音樂及電影事業,發展得最蓬勃之時,澳門人只有靠邊欣賞的份兒,哪有甚麼原創作品?香港就等同於先進、富有和繁榮,相比而言澳門和內地就是貧窮落後,這是事實。


然後時移世易,內地或鄰埠富起來了,香港環境變了、經濟差了,連香港人那份自豪也隨之喪失,尤其年輕一輩,不再覺得「Made in Hong Kong」有甚麼了不起,當你不再對自己的城市感到驕傲,對自家出品的偶像或歌手,自然也不再覺得自豪了。也許,要重新振興香港樂壇,香港必先要重拾昔日的自信,這是最迫切,卻又最無法勉強的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