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梁倩瑜

生於澳門,2014年獲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藝術與文化)碩士學位。曾任2012及2013年台北藝穗節、香港藝穗民化節、澳門藝術節及澳門城市藝穗節藝評小組成員。

從創作人到藝評人

2015年05月 | 第五期

不久前,我遇見一個本地劇團道具製作的朋友,她問我有沒有看某齣本地劇場,她覺得上演後沒有聽到評論,如此靜局好奇怪。


靜局,她的用詞令我想到,一個欲求進步的藝術團體,其實很需要一些聲音。在藝術發展成熟的地方,評論者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能成為職業。評論人除了為藝術作品提供意見外,也增加了作品的曝光率及議題性。澳門因演出規模及次數的限制,劇評未必能起到增加票房的作用,而本地文章現在仍然集中在藝術性的評論為主,評論者也是業餘性質,甚至身兼多職。


創作與評論的出發點並不相同,我在參與澳門劇場文化學會的四年劇評計劃裡,參加了不少邀請華文地區的藝評人在澳門舉行的工作坊,也參與了本地及香港、台灣的藝評活動,從不同角度了解各地藝術評論的現況,也從中知道自己的角色。作為文學及視覺藝術創作人,開初我對劇場運作的認識也很缺乏,但也能夠較明白創作者面對的境況,好幾次觀看石頭公社的排練及演出,她們投入的樣子也使我很感動,但後來也必須面對另一個身份──作為藝評人的孤獨,燈下還需要客觀地寫下評論。同時,評論人的文章一出,責任也需負上,也要面臨評論被評論。但能引發不同意見的火花,對於分析一個作品尤其重要,對於帶動整個藝術氛圍的發展也是必要的。


如果主辦單位能重視藝評人的角色,這甚至能成為宣傳藝術作品的一環。雖然澳門官方主辦的活動如澳門藝術節及澳門城市藝穗節,均設有藝評人活動,但網上的更新及推廣也需由民間承辦單位負責,官方的投入程度和更新速度常常未如理想。這方面,可以參考台北藝穗節的做法。2012及2013年,我以「海外藝評人」的身份參與了台北藝穗節,在他們的官方網站裡,有一個為藝評人特設的專區,各地藝評人需於觀看節目後24小時內向主辦單位遞交短評及評分,主辦單位也會以最快的速度在網上更新,有時在晚上9時左右遞交短評,工作人員也會即時以親切的語氣回覆。所以在演出的第二天,就可以在網站以節目或作者分類的形式,看到每個演出的短評及評分。


從藝評活動中可觀察到,儘管有不少本地年輕藝評人曾發表評論,但因工作的關係,並不能保證有穩定的發表數量及質量。以我來說,雖然也明白藝評的重要,可是也常因不同類型的工作及創作而影響到參與的程度,而且藝評人往往既為節目的創作者或組織者,也難以處於一個相對獨立的角色。對於劇評活動的主辦方而言,這是計劃延續所面臨的困境,既希望評論者積累經驗,也需要新血的加入,同時也需要整個藝術圈的配合及回應,這種互動關係,需給予更多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