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林琪香

旅客,賣文人,現居日本。曾於《明日風尚》、《ELLE Decoration》及《CREAM》雜誌任編輯,現替雜誌寫設計、生活、旅遊等文章討生活。最近開始寫書,首本著作為《好日。京都》。

日本的小雜誌

2015年05月 | 第五期

07(001)_林琪香.jpg


カゲ書房是我在京都留學時最愛逛的書店之一,那時雜貨與唱片的區域並沒有特別吸引我,倒是近出入口的幾排書架,放了滿滿的日本國內雜誌,最教人流連忘返。


於香港時即使讀不懂日文,我仍愛看日本雜誌。自問對日本雜誌也所知甚豐,但在カゲ書房或是惠文社時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日本國內不少獨立雜誌,薄薄的一本,才數十頁的內容,通常只有A5大小,騎馬釘的裝幀,除了在這些獨立書店之內,似乎就很難找到了。


其中一本最廣為人知的,是由插畫家大橋步出版的《Arne》,在2009年已經停刊了。大橋步於2002年創辦《Arne》時也62歲了,那時她一心想找些藉口跟自己崇拜的人見面,於是決定獨資出版一本季刊。在創刊時,她就聲明只會出版30期。設定時限,是因為自己想做的還有很多,不想投放過多的精力與時間在同一件事上,適時放手,才有餘裕迎接生命中更多轉變與新事。


從一開始,《Arne》的攝影、排版等都是大橋步自己獨力負責。雖然擁有一雙繪畫巧手,然而對攝影卻非常陌生,於創刊時,她會見了設計大師柳宗理,拿的是一台小巧的傻瓜機,很不專業,但拍出來的照片反而有種從個人視點出發的親切感。雜誌還有談日常飲食與穿衣配搭的欄目,當然不是跟讀者討論時下流行,或是最近開張的餐廳,而是單純地講講自己喜歡的「衣服」——我用「衣服」,而不用「時裝」。比起款式設計,雜誌更強調衣服的材質及穿在身上的感覺,很樸實,即使是COMME des GARÇONS的出品,也沒有凸顯品牌的意圖。大橋步後來還出版《大人のおしゃれ》(大人的時尚)雜誌,也針對50歲以上的人,推出了自己的服飾品牌,從一本小小的雜誌開始慢慢走出另一條道路來。


另一本我很喜歡的小雜誌是《Salvia》,一本只有32頁的手工藝雜誌。主編及創辦人Yurio Seki原職廣告創作,後來因為工作太繁重搞壞了身體,決定放棄穩定收入來換取休息時間,也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情。在那段休養期間,她繪畫了不少插畫,加上自小對手工藝感興趣,順理成章地創立了自己的工藝品品牌,並以自己繪畫的圖案作為品牌特色。Yurio Seki於2001年創立品牌「Salvia」,與日本的工藝師合作推出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及衣飾。為此,她經常與工藝師接觸,到工場參觀,學習不同的工藝製作。看似平平無奇的材料在經過工藝師的手後,成為一件件賞心悅目的作品,這過程為她帶來的感動,並不是只看成品時可以感受到的,於是,她決定出版一本小巧的雜誌,篇幅不用多,足夠把這感動的過程記錄下來就好。這就是同名季刊《Salvia》於2006年時誕生的原因。


常聽說傳統的印刷媒體雜誌已死,將被網路媒體取代。不過看到這些小雜誌,要不是被印刷在紙上實難以感受其溫度。雜誌該不會死去的,特別是這些忠誠地面向創作者內心的雜誌,總有其生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