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羅宇正

澳門人,獨立記者及編輯。2010年獲香港大學犯罪學碩士學位,研究主題是中國公安,同時十分關心澳門的文化及社會發展。與多間機構及院校合作從事編輯、翻譯及公關工作,包括香港大學、英國文化協會、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等。

澳門本土出版謎縱

2015年06月 | 第六期

前幾天和姑姑聊天,談起她好友凌稜女士的散文集《有情天地》出版了。姑姑既高興,又感慨,因為作者描寫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澳門的人文風景和低下階層的生活令她憶起已逝世多年的母親,也就是我的祖母對她的教誨。澳門一直是個龍蛇混雜的小城,但祖母總是提醒她的孩子要尊重他人,不論其出身、職業。姑姑主動提起舊事,令我很驚喜,因為我們雖親,但很少談及她年少時的生活。


除了長輩的分享,要了解澳門,閱讀是最好的方法,可是我讀過大部分有關澳門的歷史掌故或文學著作,大都由中國、香港、台灣,甚至海外的出版社出版,澳門本土出版的書籍曝光率很低,連近年比較具規模的《澳門知識叢書》系列也是澳門基金會和香港三聯書店合作出版,以單行本小書的形式介紹澳門的風土人情。


要找到澳門的本土出版物其實還不難,不過過程有些迂迴,大家得有偵探的好奇心和推理能力。說到書,就想到文學,那就由在三月舉行的第四屆澳門文學節開始吧。在互聯網搜尋器順利找到文學節的官方網站,有趣的是其主頁的導航列表中,有「新聞」、「節目表」、「特邀嘉賓」、「展覽」、「電影」、「音樂會」、「關於文學節」、「有用的信息」,卻獨缺了文學最基本的載體──書籍的介紹,況且網頁最後更新的時間是2015年2月,如果我沒有跑一趟葡文書局或追縱文學節的臉書,便不會知道文學節相關活動第三屆「雋文不朽」短篇小說比賽已有結果並結集成書(有中、英、葡三種版本)。


對了,葡文書局也能提供一些線索。在書局地下那層的盡頭有幾個高高的書櫃,放的都是有關澳門的出版物,其中不少是澳門文化局和澳門故事協會等機構的書籍。澳門故事協會在2005年成立,是一非牟利文學出版社團,主要出版詩集、散文、小說等;而文化局的書種繁多,文學、歷史、建築、應用科學、論文、期刊、食譜等應有盡有。文章開頭提到凌稜的《有情天地》就是其中之一,此書初版在1991年由星光出版社出版,而2015年新版則改由文化局出版,並歸入雙語的《中葡文學叢書》,該系列還有《賈梅士十四行詩100首》及《迷魂》(澳門小說家鄧曉炯所著,第一屆澳門中篇小說徵稿活動得獎作品)。


另一吸引我注意的書,是文化局在2013年出版的《碰撞與交流:澳門中央圖書館外文古籍提要》,作者李淑儀博士介紹了114本中央圖書館外文古籍,其中包括馬禮遜在澳門編撰和印製的《英華字典》(1822年版),要了解澳門出版史,這本書是不二之選。


要注意的是,文化局的出版物只在數家書店發售,讀者也可在公營展覽場地及博物館購買部份美術書籍。由於澳門的書店網絡並不發達,要獲得本地出版的最新訊息,只能夠勤上網,關注有關書店和協會及文化局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