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堂口的進化論——專訪朱佑人 × 周鉅宏

2015年01月 | 第一期
文/陳美婷、周俊元、王郊、梁偉鍵、區雁華

base-66.jpg   base-67.jpg

base-69.jpg


若要談澳門本土電影,朱佑人之活躍足以代表本土電影發展一個重要部分。1999年,他成立拍板視覺藝術團,聚集一班電影愛好者欣賞電影和製作電影;他監製的《堂口》電影系列慢慢建立口碑,來到今天,最終章《堂口故事3——心亂疑城》亦即將上映,意味着本土電影再進化。

 

他笑言,拍板可不是電影公司。「一直以來,我們拍電影的目標並非賺錢,而是扶持有潛質的導演,令他們有更多機會。」

 

2008年《堂口1》屬玩票性質,當時缺乏器材後製,旨在拍得成就算。2011年第二集《愛情在城》邀請各方猛人指導,到第三集《心亂疑城》,真正屬於澳門人的班底終於成形,後期工作如調光也可以在本地做。

 

《堂口3》其中一個單元《見光》的新晉導演周鉅宏在台灣生活八年多,回到澳門,才驚覺原來有不少人喜歡拍電影和有意投身此行。

 

但問題來了,這次拍攝團隊九成是澳門人,人人有正職,檔期需要十日或更多,周鉅宏認為,在澳門拍電影最大問題莫過於此:「畢竟市場太小,不可能靠拍電影維生。」

 

朱佑人則形容澳門電影人是「有熱誠但未算專業」。他補充:「即使是電影系畢業生,不在自己崗位十年八年都不算得心應手。」

 

在香港,一部電影500萬港元已算是低成本,而澳門文化局推出150萬澳門元長片資助計劃,對電影人來說可說是皮毛,周鉅宏不諱言台灣給新人導演800萬新台幣的資助已算是世界之最,但他認為「現在澳門的150萬也好厲害。」無論如何,拍了一套長片,再去找投資者時就有成績可示人。

 

《堂口》來到終章,但朱佑人認為這才是開始:「我們拍《堂口》,終於做到由本地班底開拍,這有助將來在澳門開拓更多方向去推動電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