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尋找開源方式 力爭持續發展
社區藝術的生存之道

2023年11月 | 第五十四期
文/羅德慧 圖/施援程、受訪者提供

藝術既能讓人感受生活之美,不少藝術手法與應用都能讓人獲得力量、得到支持與關懷。澳門現時有不少針對不同社群、不同能力人士的社區藝術計劃,儘管不一定在鎂光燈下獲得注目,但卻一步一腳印地為不同人士帶來希望與動力。比起一直強調需有產業價值的文創商品開發,這些項目由於商業收益較少,要持續進行就更需要開拓更多不同爭取資源的面向。無論是針對智力障礙者、精神復康者或醫院病童等具有公益性質的藝術項目,他們持續經營能力如何?如何能做到可持續發展?又可以從哪裡取得更多資源完成計劃?


pic link_02_cn.jpg pic link_03_cn.jpg


欣悅展能藝術工作室:售賣的不僅是一件商品

 

隱身在南灣雅文湖畔的優美風景之下,有一家欣悅展能藝術工作室。這裡不僅售賣由殘疾人士設計的各式商品,更是不少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遊玩與接受訓練的地方。

 

欣悅是隸屬於澳門扶康會的社會企業,於2018年成立,主要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小朋友提供早療服務,讓未接受正式評估但有不同狀況的小孩都可以在黃金期接受藝術治療,以改善發展過程遇到的障礙。同時,由於欣悅位處在社區之中,亦可以讓社區居民對精神障礙者有多點認識。除此以外,欣悅亦是扶康會旗下會員作品的售賣點,不少由扶康會轄下另一單位「創藝工房」學員創作的作品,都可在這裡找得到。

 

文創產品不只是一件商品

 

說起文創產品的出現,澳門扶康會藝術項目經理周惠萍(Jacinta)表示,多年來與殘疾人士的接觸,可以看見學習、創作藝術對他們有明顯的正面影響。部分精神病康復者或智障人士,因在藥物影響下,身體機能出現狀況,通過製作工藝品,可訓練他們的小手肌、穩定性,而創作過程也可以增強輕度智障或自閉症患者的專注力,不同的藝術創作或手工藝都因而誕生。不少有智力障礙的人士,他們與生俱來的藝術才華都會在他們的創作上表露無遺,這亦令扶康會當年著手把他們的藝術作品包裝成不同的商品作銷售,希望令公眾看見他們的能力。


01.jpg

Jacinta認為,欣悅售賣的不只是文創商品,更希望可以傳遞到正面訊息。(圖/施援程)


由於欣悅是社會企業,營運上需自負盈虧,商品的銷售是維持收入的其中一個途徑。不過Jacinta希望,商品賣得出不全然只是出於消費者的「好心」,而是真正有需要才好買回家。「因為我們不想真的只賣產品,這樣就失去了意義。我們做文創產品的原意,是希望社區賣出一個有用的產品,回來我正在用,旁邊的人看到,我們其實都是傳遞一個訊息。」近年,扶康會亦有在藝墟等不同的場合擺攤,亦有人因為知道是殘疾人士出品就顯得更有興趣,會方在產品質量控制上亦會把關,確保出品合乎標準。

 

其中一位公眾較為熟悉的展能藝術家,本名梁英偉的「零點叄捌」,亦是在這個過程中讓他的繪畫才華被發掘。多年下來不同的合作計劃,令零點叄捌的畫作出現在不同的公私營單位的產品或場合上,曝光增加亦令大眾對於展能藝術有更多了解。Jacinta不諱言,有很多團體或機構是因為零點叄捌,因此採用扶康會的產品,或使不少合作計劃誕生。最新的合作,來自新濠影匯W酒店,該酒店選擇把零點叄捌的畫作,印製在客房內的咖啡杯上,讓展能藝術家的畫作向前邁出了一大步。但這也令Jacinta不斷思索:發展展能藝術,究竟是純粹出於幫助殘疾人士?還是真的要把他們提升到一個藝術家的高度,讓大家認識他們?

 

03.jpg

扶康會的文創商品類型十分生活化(圖/施援程)


獲博企支持 得以長期推動早療服務

 

澳門扶康會算是本澳比較早投身展能藝術的社福機構,而欣悅提供的早期療育計劃,亦在2018年與永利澳門達成合作,由永利冠名贊助的永利澳門展能藝術體驗課程」,2018年起連續三年的支持,讓四千多人受惠。疫情期間雖然贊助有所暫緩,但疫情過後已經恢復。

 

Jacinta提到,這樣的長期合作,首先先由扶康會提出,永利對特殊兒童這一塊也十分支持,在深入理解他們的工作後,以冠名贊助形式,在金錢上大力支持,每年的結業禮也出錢出力,凝聚家長及其他照顧者,令計劃得以持續。除了博企的贊助,每年公眾對扶康會的捐款以及向社工局申請補助,都是令欣悅能繼續前行的支援。對於未來發展,Jacinta希望更多公眾與家長能明白藝術治療,幫助有需要小孩能盡快在專業協助下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