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電競手趙鴻樂:澳門欠缺一支標誌性的隊伍

2018年08月 | 第二十八期
文/Hazel Ma

澳門電競產業待起飛.jpg   178:澳門首間電競體驗中心.jpg


澳門電競選手趙鴻樂(阿樂),自高中畢業便入行,至今已有五年時間,曾經歷過大大少少的電競比賽,出戰過澳門、香港及內地,取得不少冠軍頭銜,上年更代表澳門參加「世界電子競技大賽」進入前八強,成績相當不錯,是澳門為數不多的電競選手之一。雖然一身彪炳戰績,但阿樂認為澳門的電競產業仍在起步階段,至少還欠一支真正屬於澳門的「澳門隊」。

 

受世界冠軍影響毅然入行

 

阿樂自小便喜歡打機,不過「打機」與「電競」其實是兩碼子的事。問到阿樂如何把興趣轉變成職業,一切因由,都要從一隊來自台灣的傳奇隊伍拿下世界冠軍那時說起。


阿樂憶述當年電競比賽在亞洲等地剛剛興起,透過網上直播,看着同樣來自亞洲的電競隊伍打入世界性賽事更成為世界冠軍,覺得非常熱血與激動,從那時起便萌生成為電競選手的想法。不過追夢路上亦非一帆風順,首當其衝的便是家人的反對。「當初他們(家人)都反對,後來經過我慢慢溝通,他們便決定給我兩年時間,如果到時我自己都覺得這條路行不通,便會繼續讀書。目前自己走上全職電競手的道路,每個月有澳門幣12,000元左右的固定工資收入,每天會有八至九小時的訓練時間,亦會被安排在固定的專業訓練場地進行備戰和培訓,其實跟普通職業並無太大差別。」

 

電競收入直迫一線偶像

 

阿樂說很多人分不清電競與打機的分別,其實最主要是心態上的改變,由純粹的娛樂性質,轉變成以勝負為前題的比賽,職業比賽與平時的輕鬆遊玩差別巨大。問到電競選手的收入來源及其未來的發展潛力,阿樂解釋:「其實電競選手的收入途徑很多,例如代言及直播。而一般的電競選手都是簽經紀人合約,一線選手的收入與當紅的網絡偶像一般無異。」

 

不少人認為電競選手的「職業壽命」很短,黃金時間則是16歲至20歲,20歲後思維反應及手腦協調都會略為減慢,對此阿樂抱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這個說法只說對了一半,因為電競比賽有很多不同的遊戲類型,如卡牌類這種對手速要求不高的,則可以說是年紀愈大愈有優勢。」

 

澳門還欠一支代表隊伍

 

綜觀世界各地,不少電競選手能夠有可觀收入,又有不錯的發展空間,絶對是不少人夢寐以求的職業,那澳門的電競選手發展情況又如何呢?阿樂認為目前澳門的電競產業仍在起步階段,以致很多有心走向職業的電競選手都因為没有穩定收入,為了生活不得不放棄這條路,而目前碩果僅存的選手皆在香港、台灣及內地等地發展。「當前最困難的其實就是組織一支固定隊伍,由於澳門發展較慢,配套未做好,很多時我們外出比賽,交通住宿的費用都由我們自付,而成功與否都是未知之數。更重要的原因是澳門欠缺一支標誌性的隊伍,很難吸引年輕人入行。」阿樂嘆息道。

 

雖然近年澳門不少團體都積極舉辦比賽,但阿樂就認為好壞參半,因為不少比賽性質都屬國際性,以此作為吸引旅客來澳確實不錯,但國際性比賽卻難以看到澳門本地選手落場參戰,對推動本地青年投身電競行業意義不大。

 

未來發展應着重培養本地選手

 

雖然電競之路困難重重,阿樂仍對澳門未來抱有樂觀態度,因為在發展電競的路上澳門亦有相當優勢。「澳門的優勢在於擁有眾多大型場館,可以舉辦很多大型及國際性賽事。」其實澳門在電競比賽上已有非常良好的硬件配套,不過要由舉辦比賽演變成為一個產業,就需要更多的軟件去配合。「目前澳門的電競選手處於一個斷層狀態,面臨着後繼無人的困局。」阿樂認為澳門可向香港及台灣等地借鑒,開辦電競課程,慢慢一步步的補充現時選手上的不足。

 

最後,阿樂亦勉勵各位有意成為職業電競選手的朋友:「追夢路上其實没有想像中難行,只要你願意踏出第一步,成功就離你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