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澳門文化中心:選購節目需要宏觀視野

2015年11月 | 第十一期
文/楊嘉欣、梁雄業、李東權

base-35.jpg   base-37.jpg


澳門文化中心由1999年啟用至今,一直將藝術力量注入這個城市,Pedro Lencastre在過去16年一直擔任節目及市場推廣職務主管,他與工作團隊出席大大小小的藝術活動,有時會花近十小時鑑賞一件作品,為的是確保文化中心呈現的作品能回應市民的口味。Pedro Lencastre的主要工作之一是要觀察澳門居民對藝術活動的需求和傾向,到處出席不同文化藝術活動搜羅精彩節目,他形容自己是藝術表演者與觀眾的中間人。雖然不懂中文,Pedro Lencastre卻很欣賞粵劇戲曲的戲服和表演方式,他每次觀賞華語藝術表演前,會先閱讀已翻譯成英語的劇本或簡介,初步掌握故事大綱,再透過演員的演繹、服裝、肢體動作等感受故事的氣氛和張力。

 

Pedro Lencastre見證著多年來文化中心消費群的變遷,由起初較傾向古典音樂作品,漸趨向多元化類型節目,例如老少咸宜的合家歡藝術表演,培養出其他口味的藝術消費者,他亦留意到最近開始出現一批較穩定的年輕消費群。

 

除了殿堂級的經典作品,最受本地人熱捧的藝術節目原來是音樂劇。Pedro Lencastre說:「本地藝術表演消費者較傾向選擇熟悉的劇目如《天鵝湖》,而較少冒險嘗試陌生的劇目,但文化中心仍挑選不少非主流、前衛的藝術節目供消費者選擇。畢竟我們的團隊需要有宏觀視野,提供文化活動不是只為了提升門票收入,同時亦為了刺激本地藝術工作者的創作靈感和拓闊眼界。」

 

文化中心的節目種類包羅萬有,符合各年齡層的需求,涵蓋殿堂級、合家歡及經典名著等題材,Pedro Lencastre表示,最具挑戰性的是文化中心沒有特定目標受眾,撰寫宣傳文案及海報設計時需要不斷變化,以及非常了解不同受眾特質和喜好。

 

去年在文化中心舉辦的文化活動及演出接近一千場,入場人次達270,000人,較前年增加約8%。Pedro Lencastre認為,同一個藝術節目在外地大受歡迎,搬到本澳卻不一定賣座,要視乎節目取材及文化背景是否與當地有關連、演繹方式等複雜因素,又要留意當時趨勢,例如世界盃期間文化中心的入場人次會有影響。

 

Pedro Lencastre坦言:「沒有人能保證哪一類節目一定受本地人歡迎,除了按賣票情況評估消費者喜好,亦要留意媒體報導和社交平台的討論,主動與受眾溝通,以及經常到外地觀察。」

 

Pedro Lencastre並不認同澳門缺乏藝術節目消費者,亦不需要評價本地人的藝術鑑賞能力,他舉例:「在街上拿著收音機播放音樂的市民、收割農作物時哼唱的農夫都具有藝術眼光,生活隨處可找到具本土特色的藝術行為,任何人都有能力鑑賞藝術作品。」

 

文化中心作為培養藝術消費者的地方,Pedro Lencastre稱,吸引市民買票入場觀看演出只是基本步,第二步是要令消費者主動參加工作坊、學習和創作藝術,第三是豐富藝術工作者的創作,最後是喚起整個社會對藝術文化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