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遺城詩路──澳門的社區藝術

2015年04月 | 第四期

文/戴祖惠

在各地許多城市,都有社區結合藝術和文創活動,豐富和培養一個地方的人文氣息。近年來,澳門也順著這個潮流,藝術團體紛紛利用澳門的世界遺產,把藝術、歷史和社區串連起來。而已舉辦了三屆的「遺城詩路」,就以文學、裝置藝術、表演藝術和導賞團,由藝術家用耳目一新的方式去詮釋澳門。


不一樣的導賞之旅


由澳門文物大使協會主辦的「遺城詩路」,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設立「藝術在社區資助計劃」的資助項目之一。今年的活動剛於三月完成,以「飲水・詩・緣」為主題,其中深受歡迎的綜合導覽活動,以澳門的水源和航海故事及下環舊區的景點為題材,在兩個小時的過程中,參加者不只是參觀景點,還會與各駐點的藝術家互動,用詩歌和表演藝術等重新認識澳門。


活動的對象以本地人為主,並非一般吸引遊客的導覽活動。活動監製廖嘉豪表示:「『遺城詩路』的導賞不只是去景點遊覽;而市面上一般的導賞團是單向的,不會如我們的活動般結合藝術表演與參加者互動。活動舉辦了三年,不少參加者也反映,他們透過這個活動遊走了許多從前沒有留意的街道,因而激發了解澳門歷史的興趣。」


今年的活動路線更加入聖若瑟修院聖堂,讓參加者在晚上深入建築內部,一窺聖地的真貌。廖嘉豪說:「聖若瑟修院聖堂平日並不開放,可說是獨家活動。此外,導覽活動的收費是每位澳門幣120元,在本澳來說並不算便宜,但歷年來門票均售罄。」


廖嘉豪認為,活動賣座不僅僅是在藝術、娛樂和創意之間取得平衡,更重要的是活動有質素保證。「我們每個導賞團最多只有25人。一來是因為澳門的街道較窄,不能容納太多人;二來是小型團體令大家有更親密的體驗。畢竟我們不是搞走馬看花的旅行團,我們寧願多加人手,分成數個小組,確保大家付出的百多元是物超所值的。」


用免費文化活動吸引街坊參與


今年,「遺城詩路」還加入了三個免費的子活動──「詩緣茶敍」、「四圍導覽」和「社區拾趣」。「遺城詩路」藝術總監蔣禎耘稱,「舉辦這些活動,是希望以書本以外的方式,可以更立體地探索自己的城市。」「詩緣茶敍」分享以澳門為題材的詩歌,而詩句張貼在特定地點,配以導賞員或表演者的演繹;「四圍導覽」讓參加者認識下環區已有百年歷史的「圍」;「社區拾趣」則是尋寶遊戲,參加者藉著地圖尋找下環區的老店,在過程中了解下環區的變遷。


子活動都是免費的,是整個「遺城詩路」的「行銷策略」之一,用意是要吸引平時鮮有參與藝術活動和關注歷史文化的市民參與。活動的內容容易「入口」,因此過程中有不少下環街的街坊一起聆聽講解。


參加者陳美嬋稱:「我住在下環街多年,都不知道有這些地方,這些活動令我更想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


此外,八十多名志願者在前期的資料搜集和街訪過程中,得到許多下環街坊和店舖的幫助,廖嘉豪表示:「這正是活動想達到的目的,透過田野調查和文藝活動,令市民對自己的社區更有歸屬感,也可讓藝術的氛圍在社區之中慢慢培養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