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何家政

拍板視覺藝術團監事長,《堂口故事1》參與導演之一,亦參與策劃《堂口故事2──愛情在城》及《堂口故事3──心亂疑城》。其中《堂口故事2》獲得葡萄牙AVANCA國際電影節國際長片特別表揚獎,並獲邀參與日本東京及大阪之影展。


故事、網路與電影產業

2017年08月 | 第二十二期

02_何家政_01.jpg

電視劇《通靈少女》的宣傳海報  圖/HBO Asia


內地的電影產業發展快速,許多國際分析公司都預期今年內地的總體電影票房有望超越美國。電影業、網路廣告及網際網路服務業,將是中國未來五年成長最快的前三大行業,這也符合了當今娛樂媒體產業慣常的四種營運模式的趨勢:原創內容、通路集成、科技模組及混搭整合。正如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投資了原創內容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泛指被大眾熟知、有開發潛力的文藝作品)、電影製片業務、發行系統、網路行銷系統及廣告業務、網路售票系統、支付系統等等,不只是單純地生產電影和行銷電影,而是形成了綜合的娛樂電子商務平台。


於今年二月份,由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 Coopers, PwC)台灣合伙公司主辦的「2017影視音產業趨勢暨資本市場論壇」中,從人口統計、市場競爭、消費態樣、地理區域以及商業模式等五個層面分析,也提出了其中一個趨勢:以內容為王道但全球化和在地化並重。例如台灣廣受討論的《通靈少女》,這原本是台灣公共電視學生劇展作品,後來電視台與新加坡的製作公司合作,把這個學生作品推介到美國著名電視頻道HBO Asia,最終發展成六集的電視影集《通靈少女》,也是HBO Asia首部全中文發音(國語及台語)的影集,以台灣民間信仰和宮廟文化為背景,講述擁有通靈能力的女主角生活和成長的故事。


影視產業以原創內容為王道,這大概已經是常識,但100個原創故事中,可能只有一個擁有進入IP產製流程和後續發展的價值,要大力發展影視業,就必需要有源源不絕、大量且多元化的原創故事,於是國內近年大力發展網路小說,據《中國網絡文學行業研究報告》指出,2015年中國網路文學市場規模達到70億,覆蓋3.5億用戶,最受歡迎的題材為玄幻、武俠和言情,其中《花千骨》和《瑯琊榜》屢創收視紀錄。雖然在今年三月廣電總局發佈了《中國電影產業促進法》,規定影視作品不能涉及婚外情、未成年人早戀、同性戀;靈魂附體、輪迴轉世等封建迷信思想,但也仍然抵擋不住熱情的資金,2016年總播放量最高的網路劇前50部之中,幾乎一半都是改編自網路小說。


另一個近年頗受資金追捧的原創故事領域就是「非虛構寫作」,最先從事非虛構寫作的人士多為曾經任職傳統媒體,擅長撰寫長篇深度報導的記者和編輯等,後來愈來愈多網路平台加入,其中包括在微信公眾號營運的「真實故事計劃」,每天刊登一篇打動人心的原創真實故事。同時還有其他寫作平台的出現,例如「穀雨的故事」、「人間」、「破繭計劃」、「正午故事」、「ONE實驗室」(由著名作家韓寒投資),其中有的聘請專門的記者來寫,有的則公開給大眾自由投稿,無論是專業作者或是業餘撰稿人,這些非虛構寫作平台已經獲得創投公司的注意,有的更獲得超過300萬人民幣的創投資金進行運營,大家都希望作品最終能成為炙手可熱的IP,把故事內容轉化為電影劇本、劇集、繪本或動漫創作。其中成功獲得IP化的非虛構作品有《太平洋大逃殺》,被樂視影業高價買下了電影改編權;另外,《1986,生死漂流》亦獲得了某電影公司開價200萬人民幣買下改編權。另外,在「正午故事」寫作平台上的作品,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整合,正式出版了《正午故事:我穿牆過去》的小說集,由虛擬平台上的文章變成實體的書籍。


源源不絕、大量且多元的原創故事,透過網路平台的滙合、傳播,先獲得讀者的好評,再來獲得電影投資人的青睞,這亦是許多國家在發展電影產業時的路徑,好故事造就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