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盧子英

資深動畫人,1977年開始獨立動畫創作,作品連獲四屆香港獨立短片展動畫組冠軍並升格為評審。翌年加入香港電台電視部擔任動畫師直至1993年止。近年主力推動香港動畫文化創意產業及策劃動漫展覽,最近擔任「香港台灣動畫50年大展」策展人。現任香港動畫業及文化協會秘書長。


楊凡的《繼園臺七號》

2020年11月 | 第四十一期

花了七年時間製作的動畫長片《繼園臺七號》於去年完成,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影片定於本年11月才在香港公映。說實話,這是一部不太像一般動畫的動畫作品,主要原因可能因為導演是楊凡吧!說到楊凡,除了專業攝影及小說、散文的撰寫外,最為人熟悉的身分應該是電影導演,作品如《玫瑰的故事》、《流金歲月》、《美少年之戀》及《遊園驚夢》都廣為人知,於演員配搭及美術風格以至取材都十分獨特,但作為動畫導演,這還是他的第一次。


楊凡愛電影,也愛欣賞畫作,所以當他完成了三篇發生在「繼園臺」的短篇小說後,便開始策劃將其改編成動畫電影,以圖像、動態及音樂組合,希望以一種比真人電影更具詩意的方式去表現。「繼園臺」位於香港島的北角,是建於40年代的大宅門,甚有特式,後來已被清拆,楊凡自己也未曾到過,但他憑着一些舊資料,加上一些訪談,腦海中早已將此舊宅重建,也洐生出一些故事,也就是《繼園臺七號》的情節了。


這部動畫故事發生於60年代,這也是香港比較動盪的時期,如果從現在回看,也足有60年歷史,許多景象已不復見,對於曾經歷過那段日子的人,相信會有不少回憶,至於年青一點的人,這個遙遠的香港可能會是一個十分新鮮而且充滿特色的地方。


為了完成這個難度頗高的創作,一個富經驗的動畫團隊必不可少。由於是關於香港的動畫,楊凡最初決定在此處尋找製作班底,可惜香港的專業動畫人實在不多,而且知道可能涉及頗長的製作時間,在經過一輪的前期計劃後,影片的製作分別在台灣及北京進行,前期主要集中在台灣,由甚具風格的動畫導演謝文明負責,之後再交到北京「青春樹動漫科技有限公司」的張鋼進行動畫製作,以2D混合3D的技術,配合大量的資料搜集,花了五年時間才完成此部分。至於後期製作方面,楊凡就素有經驗,結果於音樂及人物配音方面都找來了不少該界別的中港台三地名人出任,可謂星光熠熠,一時無兩!


要形容《繼園臺七號》為一部曖昧的動畫也未嘗不可!因為在這部動畫之中所看得到的「動畫」表現實在和我們一般看慣的作品有很大分別,無論於動態的節奏或設計,又或者片中人物的戲劇表演,是介乎真人與動畫,寫實與虛幻之間,十分獨特但是有個性的。而對我而言,片中大量的逝去香港景觀最為吸引,仿如走進了長長的時光迴廊。


簡單而言,這是一個描述由台灣漂泊來到香港的一對母女,跟一個年輕英文補習老師發生的三角關係,情慾的場面自然少不了,難得的是以動畫方式表現,竟可以將一些感情昇華,達到另一境界。而一些60年代的衣食住行生活細節,以至社會動盪等大事件,都一一穿插於影片中,不但使到影片的時代感更加强烈,又可以襯托角色的性格,一舉兩得。


雖然這部動畫仍未全面公映,但已得到首個榮譽,那就是第76屆威尼斯影展的最佳劇本金獅獎,這是首次有香港動畫取得此獎項,具有很大的鼓舞作用,希望不久將來可在其他影展中取得成績。為了配合11月5日在港的首映,楊凡特別於10月5至10日於香港藝術中心舉行了《繼園臺七號》原稿展覽,有不少珍貴的資料搜集用的草圖及動畫手稿,都比一般動畫稿更有風格,值得一看。如果未能參與展覽的也不用失望,因為兩本關於這部作品的畫册已經出版,大家不妨留意一下。


《繼園臺七號》是一部香港動畫,也是喜愛香港的人要看的作品。


盧子英_配圖1.jpg

除了擁有一個獲獎的劇本,《繼園臺七號》亦帶領觀眾欣賞逝去的香港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