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林琪香

旅客,賣文人,現居日本。曾於《明日風尚》、《ELLE Decoration》及《CREAM》雜誌任編輯,現替雜誌寫設計、生活、旅遊等文章討生活。最近開始寫書,首本著作為《好日。京都》。

白湯的滋味

2020年04月 | 第三十八期

「那你們吃飯時喝甚麼呢?」日本朋友聽到我們平常不喝酒大表詫異。


腦中即時掠過香港一位祟尚自然療法的朋友的臉,皺着眉頭籲我飯水分離,說是解決胃部大小問題的好方法。小時候家裡開飯,中央總放着一大碗湯,每人一個湯匙,邊吃飯邊舀湯喝,家人分享着愛與口水。自小養成的習慣實在難改,飯離不開水,我解不開香港朋友結在一起的眉。


「喝溫水……」我知道日本人習慣了喝冰水或茶,覺得自己的答案聽來太矯揉了,居然回答得有點心虛。


朋友一臉錯愕:「啊……溫水啊?溫水很美味呢。」說罷骨㖨骨㖨地將杯內餘下的啤酒喝光。「我也愛喝溫水啊,在早上起床後喝,但實在無法喝超過兩杯呢。」


近年來,喝溫水被視為新興的養生美容食療法。朋友說溫水美味,大概不是敷衍,日本語之中有「体に美味しい」的說法,身體感到美味,不是味蕾或口慾的滿足,而是五感臟器被慰藉,身體舒暢,心靈愉悅。


日本人稱開水為白湯,「湯」其實已是開水的意思,泡澡的是「湯」,泡茶倒進茶壺裡的也是「湯」,泡泡麵的亦是「湯」,但當開水作為一種飲料,「湯」的前頭,就給加上「白」了。白,無色無香無穢無害,素淨而澄明,白湯,唸着時眼前便飄起縷縷青煙,是寒冬裡的安慰。


平常款客時多奉冷飲或熱茶,只有在茶道的茶會裡,才會為客人奉上白湯。日本美學濃縮在茶道裡,茶事裡使用的器物、床之間插着的一輪花卉、牆上的一幅書畫、木炭燃點時星火閃爍的聲響、和服磨擦的動靜、飄盪的香氣、窗外的蟲鳴、窗內摒住的呼吸聲……每一個瞬間都是美的凝結,關於季節的、關於人情的,樸素靜謐的空間裡,有着飽滿的美與感受,需要茶客以最開闊的胸懷啜飲。茶會開始前的白湯,是讓茶客洗去日常生活的吵雜而送上的。有些茶會主人,會在客人喝過薄茶後,再奉來白湯,於鐵釜裡烹煮了多時的清水又軟又甜。在客人面前,一瓢一瓢地傾在杯子裡,茶的滋味是抹茶的滋味,也是這白湯的滋味。茶的苦更顯水的甜。「白湯很美味」,這裡是身體、心靈、舌頭一起道來的訊息。


photo-1534616042650-80f5c9b61f09.jpg


聽說在茶事裡讓客人喝白湯還有另一重意義,因為抹茶裡的咖啡因會影響鐵質的吸收,以鐵釜煮的白湯,正好補充因茶而流走的鐵質。但我想在現今營養隨手可得的時代裡,這大概已不是人們的考量了。


奉抹茶的叫茶碗,在居酒屋用過饍後,店員奉來焙茶,用的窄口茶杯叫湯吞,至於奉白湯及煎茶的,則叫汲水茶碗。汲水茶碗多以白瓷製成,寬口,以凸顯茶色與透徹的水色。湯吞這名字不難理解,吞是日語裡有喝的意思,「喝熱飲料」用的杯子,就是湯吞。汲水茶碗為甚麼叫汲水呢?翻閱了不少資料都找不到明確的答案,或許是茶會上,從鐵釜取水的動作被視作汲水,才得到這名字吧。傳統上用途區分明確,但現代人大概沒那麼考究了。而且不少年輕家庭連茶都不泡了,在家裡也喝瓶裝茶。


汲水茶碗其實多是款客時才用的,但我們卻自用來喝白湯,而且非瓷而是陶製的土器,京丹波的陶藝家石井直人先生製作的。口特別的寬,卻又特別的矮,沸騰的白湯一注進去,不消一會,就降至嘴唇不抗拒的溫度了。熱茶易涼或不教人喜,但我們倒覺得這剛剛好,反正倒進茶後趕快喝掉就是。杯口寬,單手拿着時有點不安,喝時便雙手奉着,因為這樣一個不自覺的動作,口裡不說,心裡「いただきます」的感覺尤深。一杯溫水,自蒼天行雲降下來,落在湖泊裡,借助多少人的智慧、水道工人們的努力,我們喉嚨才得以滋潤,我們領受了自然的惠澤,也領受了人們的辛勞。在世界各地發生着各種災難的時日裡,更不能忘記,所有看似理所當然的,其實都得來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