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林琪香

旅客,賣文人,現居日本。曾於《明日風尚》、《ELLE Decoration》及《CREAM》雜誌任編輯,現替雜誌寫設計、生活、旅遊等文章討生活。最近開始寫書,首本著作為《好日。京都》。

旅館,作為地域文化窗口

2020年08月 | 第四十期

朋友經營的旅館在疫情中,正式營業了,地點在三重縣的桑名市。在日本住了多年,我對桑名市也幾乎一無所知。那裡雖然有肥美的桑名蛤蜊,市內也有一些商務酒店,但談不上是觀光城市。朋友在桑名買下一幢民房,修葺整理,將荒涼的花園改為和式庭園,造了露天風呂,陳置了他與妻子選的藝術品。我最喜歡的是二樓一面落地玻璃窗,那原是一堵牆,把牆推倒後,河畔與神社的景色都借進室內來。稱不上怡人美景,但在窗前待着,便覺得桑名實在是令人舒心的城市。


朋友在桑名出生長大,家就在小旅館所在的老街附近,城市各處緩緩發展起來,但那老街一帶仍難得地保留了日本傳統的街道風景。說起來,朋友每天不管公私,都穿着和服。因為在日本甚少見到男性不分四季地作和服打扮,剛認識時我們都有點不習慣,但來到桑名市,見到他成長的地方,似乎就明白了——是這個城市孕育他對傳統日本文化的愛。


富有魅力的旅館,就是旅人訪問一個城市的理由。我想,對朋友來說,這家小旅館,就算是一片窗口,給旅客提供一個機緣,多認識給他養分的城市吧。


001.jpg

就像日本庭園借景手法,從旅館的落地窗看到桑名的景色,把景致借進室內。


這幾年來,日本各個地域裡,開始出現以地域為重心的旅館,它們大都是獨幢出租的,位於遠離人煙的鄉郊,旅館以設計作為招徠,並提供不少與地域連結的活動。由設計師皆川明及緒方慎一郎共同策劃的Umitota便是一例。Umitota位於因藝術而聞名國際的豐島,除藝術外,豐島其實亦有着豐富的自然資源,卻因船期關係,大部分人參觀過豐島美術館後便匆匆而去。二人希望訪客能在島上多留一兩天,花時間好好看看豐島的自然與人文風景,用身體五感與味蕾,感受豐島的美好。隨着季節變換,住客還可到島上的農田參與野菜收割等活動,再帶回旅館的廚房親自下廚。


於千葉縣房總半島開業不久的Marugayatsu,同樣是擁抱着對地域的深深愛意而誕生的。經營Marugayatsu的建築公司「人と古民家」的社長牧野嶋彩子,在千葉縣土生土長。多年來,眼看着日本傳統榫卯結構建造的古民家,因為日久失修而迅速老化,感到心痛不已。怎樣能讓人們珍視這些充滿前人智慧的建築呢?大概就是讓他們在此留宿,體驗到建築物、風土與文化共融的美好。


Marugayatsu由一家二百多年的民家改建而成,其概念是「一起建立老家,來玩,來學習,來守護古民家」。牧野嶋彩子連結了房總半島的公公婆婆們,為住客提供不少體驗活動,包括用柴火煮飯、陶藝、自製味噌、手打蕎麥麵等等。住客只要事先預約,居民便會來到旅館,教授這些傳統的農間生活知識。另外,還有在附近農園與林間舉行的農業、收割稻米、採磨菇等體驗活動。牧野嶋彩子希望住客在Marugayatsu留宿期間,能喜歡房總半島,由自然環境到生活文化。


看到這麼多連結地域與旅館的實例,忽然想,不知道在香港及澳門是否有經營這種旅館的可能性?在日本居住多年,有一件很讓我驚訝的事,是日本人大多以為港澳只有高聳入雲的都市風景,而不知兩地有那麼大部分都是被自然簇擁着,而傳統節慶與生活文化是如此緊扣着人們的日常。趁仍有一點傳統地域文化保留,如有方法讓它更被看見,或許它就不會消失得如此急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