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朱焯信

在澳門從事藝術創作、設計、文化行政等工作近20年,參與創作無數,曾獲50多個國際及本地藝術及設計比賽獎項。於雜誌、報章發表文章超過300篇。


淺談藝術澳門博覽會

2015年02月 | 第二期

很多外地朋友經常問我,來澳門的豪客贏了錢是否會去買藝術品?又或是來澳的三千萬遊客,當中必定有喜歡藝術收藏投資的賭客,他們對收藏藝術品是否對澳門市場幫助很大?從個人經驗來說,我想這些都是對澳門過分憧憬的美麗誤會,正如很多人喜歡將澳門與拉斯維加斯直接比較,忽略了來澳遊客的構成與他們的文化背景。


一海之隔的香港,是世界第三大藝術品交易市場,而當中尤以當代藝術最受矚目,多家國際老牌拍賣行如蘇富比、佳士得的拍賣會屢創紀錄,國內的保利年前亦已進駐香港,希望能在這華人藝術買賣最紅火的市場分一杯羹。香港的成功,沿自多年來華洋雜處並尊重與欣賞藝術的文化氛圍,這與英國在香港的殖民歷史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健全的法制,專業而高效的服務以至免稅政策,均是香港發展藝術買賣市場成功的關鍵。新加坡一直想取代香港,欲發展成世界前三的藝術品交易市場,但至今徒勞無功,可見相關領域的行業遠非一朝一夕可操控。而北京、上海以至台北、首爾等大城市發展至今才不過二、三十年光景,在面對全球競爭的同時,自身的環境還需更長時間才變得完備,才有望與紐約、倫敦相比,相信澳門的情況已不用多說。近年有不少機構都努力嘗試開拓澳門的藝術市場,其中因應澳門政府力推會展的政策與措施,促使過去三年有多個藝術博覽會於澳門舉行,當中尤以「藝術澳門博覽會」(ART-MO)規模最大及水平最高。


藝術澳門博覽會於2013年5月首辦時,英文名稱為The 1st ART MACAO™,2014年第二屆改為ART-MO更是明智的決定,更有效地為博覽會建立清晰的品牌,比ART MACAO更具特色。除名字外,第二屆更加入名貴鐘錶展位,而參加的畫廊水平亦提升不少,組織也明顯地有不少改善,除了趙力外,還有借力於「藝術北京」的董夢陽與韓國畫廊協會現屆主席、PYO畫廊的表美仙等都能有效地引進國內以至韓國水平不錯的畫廊參展。


當然還有精心籌劃來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們,於「藝術澳門」那幾天,單是接待來自內地、台灣及韓國等地收藏家朋友已忙得不可開交,此外,第二屆最大突破是找到「芭莎藝術」(BAZAAR ART)與「雅昌藝術網」作為主要策略及官方媒體合作夥伴,此兩家媒體於國內藝術圈的影響力及網絡非常龐大,對宣傳推廣此藝術博覽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澳門政府近年力推文創產業發展,視覺藝術曾被文化局作為先行先試的項目,可惜除了給予些許展覽活動資助外,針對性的政策欠奉,後來更被電影、時裝及流行音樂等取代。反而受惠於會展業的多項實際措施而推動到藝術博覽會的出現,實為美事。可惜相關部門未能順水推舟,藉機助澳門藝術發展,而免費將「藝術澳門」此含金量極高的招牌拱手相讓,令不少澳門以外的朋友均誤以為政府大力扶助本地藝術家發展,又有賭場作後盾,無不艷羨不已,令人啼笑皆非。


ART-MO的主辦者財力豐厚,慷慨程度大家不用懷疑,當中還有不少免費展位供澳門藝術社團或個人藝術家參展,作為外資企業已算甚有良心,在可見的未來,若ART-MO能繼續辦下去,相信定會成為澳門年度最重要的藝術博覽活動,盈利與否或藝術市場開拓則另當別論,最低限度能填補澳門於這一範疇的空白。政府相關部門是否能「借力」去協助發展澳門的藝術買賣市場,為澳門藝術家尋找更多發展機會,都有很多可能性,與很多可以給力的地方。香港的優勢無可取代,澳門的定位如何?優勢在哪?如何能發揮出來都有很多研究與討論空間,相信藝術家出身的局長必定明白澳門的可愛之處,正如是次展覽中一則美麗的風景,來自廣州的藝術家李鵬,在他作品不遠便有一系列來自香港攝影師拍佔領中環的黑白攝影作品,此情此景,相信難以在國內出現。貼錢貼政策把買家請到家門口,生意還是被澳門以外的人拿走,澳門的藝術家完全找不到於澳門開展的藝術博覽會任何商機,可以怪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