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持續創作、吸收經驗 累積音樂成果
——專訪「回音計劃」師生

2024年11月 | 第五十八期

文/羅嘉華

為進一步提高澳門原創音樂創作水平、培育具潛質的樂隊,文化局舉辦了「回音計劃——樂隊訓練營」,為音樂創作者搭建交流平台。澳門市場細小,要發展本地原創音樂面對着很多先天困難。有參加今年「回音計劃」的樂隊認為,演出機會對發展非常重要,並建議澳門舉辦更多不同規模的音樂節。

 

「回音計劃」助本地樂隊發展

 

「回音計劃」繼去年以音樂創作為主題後,今年將重點放在本地樂隊。入選樂隊於9月至10月接受為期四次連續兩天的訓練,並創作全新單曲,由導師給予指導及建議。完成課程及經主講導師認可的樂隊,可在「hush! 沙灘音樂會」舞台演出,而在訓練營期間整體表現及創作作品最優秀的樂隊,亦將有機會於除夕倒數舞台演出。

 

是次訓練營共收到11份合資格申請,樂隊成員超過40人,入選的樂隊分別為C'est La Vie、英美超市和青原FIDA,三隊都曾於澳廣視近年的「至愛新聽力」中獲獎。


07.jpg

導師Jason Kui(中)與學員即席jam歌


 C'est La Vie提到,今次訓練營的導師各有所長,不論在鼓、低音結他、和音,以至編曲方面都給予了他們很多意見。「會有更新穎的編排,令歌曲更完善,亦激發了日後的創作。」而青原FIDA認為,今次的得着不只是技術上的指導。「經驗和想法是從其他地方學不到的,要靠一些前輩經歷過、告訴你怎樣的方向是對的。在經驗上學到的東西,比在技術上的更多。」

 

英美超市亦表示,今次的訓練營令他們更能跳出框框,而導師的技術和經驗分享都令他們的視野更開闊,作曲上更跳脫自己的框架,「有在外面闖過的人來指點我們。」「他們是在你未經雕琢的想法上,幫你達到下一個層次」。四個周末的創作時間,較其他只有幾天的同類音樂營更充實,亦使三隊樂隊之間更熟絡。


06.jpg

學員表示回音計劃提供了四個周末的創作時間,使三隊樂隊之間更熟絡。

 

入選樂隊:現場演出是最佳接觸觀眾方式

 

三隊樂隊都認為,參與「回音計劃」有機會獲得的演出機會非常重要。成立於2021年的英美超市指出,演出是接觸觀眾「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有些真的是演出後才認識我們」。於2020年初成立的C'est La Vie亦認為,在大型音樂節演出的機會對樂隊有很大幫助。「比起本地平日細小的舞台,hush!的曝光率大很多,觀眾玩得比較放鬆、投入。我們的音樂本身就較熱血,很想有那種氛圍感。對我們玩樂隊的來說,音樂節是一個里程碑或成就。」


Copy of 2.jpg

樂隊C'est La Vie認為,堅持與熱誠是樂隊發展的關鍵。

 

樂隊在音樂上的風格各有不同,但疫情後同樣面對挑戰。「我覺得樂隊的(本地)舞台相對少了」、「疫情後我們到外地表演的機會較多,但在澳門的演出就少了很多」、「疫情後很多人可以有不同的活動去參加」。大家一人一語道出心聲。

 

現時網絡已成為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很多樂隊亦有透過社交媒體宣傳自己。一方面,自媒體讓樂隊能以較低的門檻接觸更多受眾,但另一方面,由於人人都可經營自媒體,要在資訊泛濫的網絡世界中被看見、記住,要花費的心思與資源亦不少;加上演算法的限制,觸及層面很可能只限於同溫層。對此,青原FIDA認為,在網絡建立知名度與做音樂之間要作平衡。

 

「如太專注在這龐大的網絡世界,要競爭去突圍而出,其實是很花心力的事。」他們表示,面對面的接觸與現場演出能帶給觀眾能量,觀眾覺得享受,下次也會帶朋友來,「這樣的情況我們也遇過很多」。他們補充,一個樂隊如果太花心力在經營網絡方面,「有時也會思考,會不會變成沒有了音樂的純粹」。

 

英美超市亦表示,希望澳門能有更多不同規模的音樂節,讓新樂隊有更多演出機會。「一個籃球場已經夠的了,不用整個沙灘」、「hush!只是一年一次,樂隊就只有一次的進步機會,如果一年有不同的音樂節,就有多些不同機會,這也可以培養觀眾。藝術的產業很依賴整個氛圍的支持力度,如果沒有這力度,其實很難做下去。一班音樂人需要一些支持。」


Copy of 3.jpg

英美超市表示,希望澳門能有更多不同規模的音樂節,讓新樂隊有更多演出機會。


Copy of 4.JPG

青原FIDA認為,面對面的接觸與現場演出能帶給觀眾能量,讓觀眾覺得享受。


專注創作 同時開拓演出機會

 

談及未來的發展,他們均表示會繼續專注創作、提高水準,同時亦會努力物色及創造演出機會。青原FIDA表示,接下來亦將在休閒企業內的livehouse演出,英美超市亦表示未來希望能嘗試走入中學推廣。C'est La Vie分享,未來會按照導師的建議,訂下短期的創作目標,一個一個地積極執行,待豐富作品後推出小專輯及舉行演出。為甚麼導師會這樣建議?「關心我們的前程。」各人笑道。

 

導師:輕指導 重啟發

 

是次計劃邀請香港資深音樂人Jason Kui擔任主講導師,並有多名資深樂手及音樂人擔任客席導師,包括Lawrence Tsui(鼓樂)、陳兆基(低音結他)及鄭嘉嘉(演唱及和音)。他們為入選樂隊進行訓練,包括全新單曲創作及從多方面給予建議。

 

Jason Kui受訪時介紹,今次的訓練包括技巧、台風、樂理,以及每隊風格的自我定位等細節。他和另一位導師陳兆基都認為,三隊入選樂隊本身已有一定實力,除了曾在比賽得獎外,亦有不少演出經驗,原創音樂亦已相當成熟。因此,陳兆基認為今次的指導方式有別於平日教授沒基礎的學生,「他們不是需要這些。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提點、一個想法,讓他們去想一些平時不會想的方向。」

 

吸取演出養份再成長

 

兩位導師指出,新秀樂隊最需要的是演出機會,「因為有演出機會才會多人認識。這是一個循環」。Jason Kui說「有演出才有人認識,有人認識才可以支持你繼續做(創作),只差一環都不成立。所以要有基本的樂隊培訓,然後有自己的作品、演出,達至多人認識,然後繼續創作。」

 

他們也鼓勵今次的樂隊多接觸不同類型的音樂。Jason Kui續分享:「我覺得一組樂隊就會容易『鑽牛角尖』,就是要某種聲音。如果只做自己的事,不接觸新的東西、沒有新的元素,就會很『老套』。」陳兆基補充:「甚至他們可以創造一些屬於自己的新聲音。我覺得他們現在的優勢是還有時間去試,可以研發更多大家未聽過的聲音。」

 

接觸不同地方優秀樂隊的表演有助擴闊視野。陳兆基說:「真正創作力高的獨立樂隊,要欣賞他們演出除非飛到當地,但音樂節就集中了更多樂隊。看了這些演出後,有機會獲得啟發,這對樂隊的進步非常重要。」而且在這樣的音樂節,或有機會與對方親身互動交流。曾於hush!表演的他們都覺得,這樣一個大型又免費的專業級數音樂節為樂隊帶來很好機會,不妨多舉辦。

 

他們又指,唱片公司並非樂隊發展唯一的出路,一個適合樂團的音樂監製亦可以為樂團帶來發展。Jason Kui分享:「我覺得所有事都是累積回來的。你有多幾次表演,開始有人認識,可能開始時只有一千元車馬費,繼續做下去可能會有五千元,然後一萬元。我就是一個過來人。我沒有唱片公司,而且是玩很小眾的結他純音樂,就慢慢儲知名度、經驗、資金。」陳兆基也指:「出一張唱片,可能頭一張是虧的,但可能它帶給你的不是錢,而是其他工作機會。然後你會賺到錢,然後認識更多的人,就這樣滾續下去。」


Copy of 1.jpg

導師陳兆基(左)和Jason Kui認為,新秀樂隊最需要的是演出機會。


創作需要舞台

 

就發展環境來說,兩人認為,澳門與香港的主要分別,是澳門較少讓獨立樂隊表演的livehouse。陳兆基認為:「澳門有很多大場地,但通常會表演主流音樂。如果有一個音樂節,可以既有主流也有獨立樂隊,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發展。若演出機會多,自然就會想寫新歌。相反便只能用舊歌,那就沒動力創作。」Jason Kui同樣表示,「沒有新歌,觀眾就會失去新鮮感;有創作,樂隊才能持續發展。」

 

最後,他們寄語各學員必須繼續創作,繼續演出,多吸收經驗,水準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