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出版土生土語學字卡 推廣澳門獨有文化名片

2024年06月 | 第五十六期

文/羅嘉華 圖/施援程

土生土語話劇是澳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語言亦是澳門獨特的文化「名片」。最近土生文化研究者黎若嵐(Elisabela Larrea)與澳門國際研究所合作,將自己設計的部分土生土語學字卡結集成書。黎若嵐表示,出版的目標對象除了對土生土語有興趣的人,也包括對澳門文化有興趣的人。澳門國際研究所秘書長梁安到(António Monteiro)亦表示,希望未來可入學校推廣。


土生土語的來源,是四百多年前葡萄牙人自歐洲出發探險,歷經非洲、印度、馬六甲到澳門,沿途與當地女子通婚,他們的後代逐漸形成土生葡人社群。他們的語言以葡萄牙語為基礎,夾雜着馬來語、粵語、英語及西班牙語,形成一個獨特的語言體系。由於不是正統的葡語,昔日並不被鼓勵,令掌握這語言的人愈來愈少。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土生土語列為「極度瀕危語言」,更統計全球能操流利土生土語的人不足50人。2019年,文化局根據《文遺法》將土生土語話劇列入非遺名錄,及至2021年,土生土語話劇更獲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了推廣土生土語,黎若嵐於2016年開始設計學字卡,並在網上分享。經整理後,今次出版的《來一點土生土語:學字卡》(下稱《學字卡》)收錄了其中60張,介紹一些簡單的生活單字,例如「我」、「你」、數字、家庭關係等等。全書以彩色印刷,加上字卡中的小插圖,令閱讀起來更清楚明瞭。除了讀音和例句,書中更以中、英、葡三語寫成解說。讀者亦可透過掃描書本中的二維碼瀏覽社交媒體上的短片,更具象地認識讀字發音。黎若嵐表示,曾有來自日本、巴西、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人向她了解土生土語,也有來自內地的人士向她表示非常喜歡土生文化,很希望再多點認識。由於過去的出版都以英文和葡文為主,所以她決定開始設計土生土語學字卡。

 

澳門國際研究所秘書長梁安到分享,黎若嵐一直有在網上透過字卡和短片介紹土生土語的字詞,認為這些材料非常值得出版,於是邀請她一起合作。他表示,今次出版也有跟文化公所合作推廣,而作者在內容中加入中文,傳播速度會較只有英文和葡文更快更廣,所以很堅持要有中文解說。「我們不是說希望大家再講土生土語,而是希望介紹這種文化,它是澳門的一部分。」

 

暫時《學字卡》於理工大學的星光書店有售,並正開拓更多銷售點。至於宣傳,黎若嵐表示,在推廣土生土語和土生文化時,很多時都會用到這些字卡,而透過社交媒體介紹這些字詞,也令人更了解這本書的內容和意義,所以書和文化的推廣相輔相成。同時,她對今次出版的銷情感到樂觀,「新書發佈當日,很開心有很多親友支持,也看到很多不認識的人。我也有收到一些來自葡國或內地的查詢,問哪裡可以買到這書」,笑言「所以應該不會佔用澳門國際研究所很多庫存空間。」

 

澳門國際研究所亦曾多次出版有關土生土語的學術書。雖然字卡和土生文化有條件衍生多種商品,但兩人都表示目前會以出版書籍為主,而下一步將推出較有系統地輕鬆學習土生土語的手冊。梁安到表示,澳門擁有深厚的文化,值得探索和善用,民間社團亦可以將之傳播開去,化為更大的宣傳網絡。


02.jpg

學字卡展示中、英、葡三語解說。

03.jpg

土生文化研究者黎若嵐

04.jpg

澳門國際研究所秘書長梁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