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集思廣益:澳門文化產業論壇

2015年08月 | 第八期

文/知言

由中華文化交流協會、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15澳門文化產業論壇」已於5月圓滿舉行,邀請了聯合國貿發會議組織及各地專家學者,為本澳文化創意產業的未來發展集思廣益。


有份參與是次論壇的文化產業委員會委員邢榮發認為,論壇相當成功,達到深入交流的效果,對澳門的文化產業前景甚有裨益。他說:「我印象最深刻的發言之一是台北市前副市長李永萍的觀點。她認為澳門要『回到原點』,去反省我們自身的定位,在急速發展間『靜下來』。因為澳門自回歸後博彩業起飛的這十幾年間,我們一直忙到現在,做很多事都很被動。至於澳門整體的規劃應要如何?澳門的目標又是甚麽?也是需要時間去反思的。」


亞太文化創意研究中心主任佘日新教授則直接指出:「澳門文創產品的原創性不高,未有感動人的環節。」邢榮發指,這次論壇專家亦提出文創的核心是設計。比如英國對設計就很重視,近百年來,英國就已將日常應用傢俱的設計融入各種理論,如人體工學、典故等,形成了「倍增價值」。「因此有學者認為,文創是種體驗,受眾需要的功能性反而較少,文創就要在這種精神層面上體現其價值,而這種精神體驗,就需要靠產品背後的故事、典故,去演繹出來。」


單就這一點,不少專家就針對澳門的情況,提出各種有趣的建議:既然我們找不到澳門的定位,何不向世界徵集「澳門是甚麽」的方案?南韓的李永求教授亦在論壇上提出成立「故事銀行」。邢榮發說:「因為文創當中很大含量就是『講故仔』,文創不是純粹的商業產品。」


另外,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所副院長向勇教授就強調澳門是平台而不是市場。他指出:「因為澳門人口太少,自營能力不足。因此,澳門應該善用網絡銷售平台,並設立全球研究中心,『養一批腦』,開出好的條件,吸引世界各地的高手前來。」


向勇繼續在會議上提出要「轉變文化觀念,既要理性認識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區別定位,又要注重二者的融合發展」的建議。而邢榮發對此亦提出意見:「首先,文化事業包括了社群共同形成的一些事物,譬如世遺,必須由政府帶領下使民間逐漸參與,以產生社會效益為主,成為澳門文化的一部分,並使居民對此地的歷史文化產生認同和歸屬感。文化產業則是指有文化內容的商業活動,以產生商業效益為主。至於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要如何融合?文化局屬下的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廳就是一個重要環節了。促進廳作為上游,扶持文化事業推向產業化。由文化事業到文化產業,這就是一個轉化的過程了。我一直認為,文化產業的靈魂是文學,澳門必須要大力推動文學的發展。而文學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既然澳門人口少,引進人才是必須的,藉此去開發我們的文化,從而加強我們的產業。因此,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兩者要清楚其相互關係,而且不可以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