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鮮浪潮:為香港電影業保鮮

2015年10月 | 第十期

文/邵楓靈

在國內投資過多齣賣座電影的王長田曾說,整個華語地區的導演,能夠合作的也就五六十個。連國內這麼大的電影市場也在鬧導演荒,香港這個曾經當時得令,出過多部叫好叫座電影的市場,情況似乎也不樂觀。香港的電影監製江志強也曾說:「如果你有實力怎會沒電影拍?許多時不是你找不到拍電影的機會,而是我們找不到有潛質的導演。」


其實早在十年前,香港的電影業界已開始籌謀,其中由知名導演杜琪峯發起的鮮浪潮短片競賽,就銳意要發掘新血,並加以培育成才。


鮮浪潮分學生組和公開組,十年來由最初單純的比賽,發展成今天的國際短片展,其最大的特點是不論你是否有拍攝經驗,只要你有拍攝概念,就可得到數萬港幣的資助去拍短片參賽,過程中設有大師班,請來國內外知名導演分享經驗;每組也有資深香港電影導演如邱禮濤、陳木勝、張婉婷等作導師,對參加者來說,是難能可貴的經驗。


鮮浪潮的發起人杜琪峯強調:「鮮浪潮最注重的就是『新鮮』的人才,你不好好地栽培他,他就會被埋沒,栽培得好就會發揚光大。因此,我希望即使完全沒有經驗的人也有一個嘗試的機會,而鮮浪潮就是一個渠道讓人知道他們的才華。」


十年以來,不少參賽者因而有機會踏上電影之路,好些後來更得到電影公司的青睞,參與拍攝商業電影。如2011年的鮮浪潮「畢業生」周冠威,就得到安樂影片和銀河影像的羅致,於2013年完成首部長片──改篇自亦舒小說的《一個複雜故事》,並請得張學友及一眾影壇長青演員友情演出,對一個新導演來說,是很大的鼓舞。此外,銀河影像也找來三位鮮浪潮得獎者歐文傑、許學文和黃偉傑,合導由杜琪峯和游乃海監製的長片《樹大招風》。


用十年時間才培育出數位薄有名氣的新導演,所投入的資源與得出的結果,似乎不成正比。但杜琪峯並不這樣認為。他說:「電影是一條漫長的路,而且沒有捷徑。舉個例,林超賢、鄭寶瑞、麥兆輝等,是近年在市場上十分成功的導演,作品有十億八億的票房。但可別忘了,他們在八十年代出道,要到這數年才廣為人認識,才開始製作出成熟和有份量的電影。我自己也是拍了第一部電影後七年沒有拍,至1986年才敢再拍。電影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成熟,而導演不單只要有才華,更要有熱誠和視野才能一直走下去。」


面對合拍片的洪流,香港電影業的未來又會如何?鮮浪潮又能夠培育出藝術與商業並存的電影人才嗎?


杜琪峯說:「在電影工業中,如果你說要拍藝術電影,一定沒人願意投資。商業電影的資源永遠是最大的,而且很多商業電影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我並不反對合拍片,畢竟內地市場大,投資者也多,給電影人的機會也自然多了。有一點我們必須承認,就是香港電影已回不了從前稱雄稱霸的時代,最大原因是港式電影根本不夠預算去做。從前二三百萬可拍一部電影,現在千多萬也很難拍出來。投資者不會去拍一部投資多於票房收入的電影。在香港,一部一千萬的電影最多只有三百多萬票房,投資者就算有金礦也不會這樣做。如果是合拍電影,要找投資者投放三四千萬卻很容易。所以,合拍片又好,港產片又好,我認為都沒問題,最重要是導演本身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路,和要有勇氣去承擔路途上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