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林小雯

生於澳門、現居紐約,從事獨立策展、寫作及藝術教育工作。2019年擔任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澳門展區策展人,並曾任職於紐約市文化局、美國華人博物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等機構。北京大學中文及藝術學雙學士,紐約大學藝術行政碩士。

創意時代:藝術區建了,藝博會辦了,公共藝術呢──談談公共藝術(上)

2017年12月 | 第二十四期

03_林小雯_01.jpg

日本藝術家Tatzu Nishi:發現哥倫布,2012。來源:公共藝術基金


近日與上海的友人談起公共藝術,她們跟我說,上海沒有甚麼公共藝術,我頓時感到有些詫異。上海作為中國最活躍的藝術城市之一,藝術區、美術館建了,藝博會、雙年展辦了,可是沒有公共藝術?我由此想到的是,近二十年,文化產業的概念在國內發展迅猛,可我們的文化生產和消費卻跳過了公共藝術所能提供的教育環節;一座城市單靠幾座美術館,是否真的足以引起大眾對文化創意的重視?


文化藝術的價值談論起來有時候非常抽象,但當人們參與藝術的時候,藝術給人帶來的感染和衝擊,都是非常直接的。因此,推動藝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莫過於讓人親身參與藝術活動,而公共藝術提供的正是這樣的機會:城市就是藝術和創意的舞台,居民無需走進美術館,就可以欣賞和參與藝術活動,這對城市藝術氛圍的塑造以及文化消費群體的培養,自然有莫大的好處。


記得數年前,筆者遊覽紐約,印象最深的不是大都會博物館,也不是百老滙的音樂劇,而是一件在曼哈頓的哥倫布圓環(Columbus Circle)上實現的公共藝術,名為「發現哥倫布」。像多數城市的廣場一樣,這個廣場中心矗立著一座偉人的雕像,它是城市的座標,歷史的紀念,但可能從來沒有人近距離地欣賞過這一座哥倫布像,因為它如此高高在上。藝術家於是圍繞著雕像臨時建造了一座小房子,觀眾登上台階,進入小房子,就可以近距離地觀看哥倫布像。這樣的作品給人以全新的視角看待歷史上和城市中那些本已固化的事物,它也賦予了藝術更積極的社會意義:不是安躺在美術館裡等待被觀賞,而是直接地介入到城市生活之中,與空間和歷史對話,跟生活在此時空中的人對話。


也許有人會說,藝術本來就是特定時空的產物,但問題是隨著藝術產業過度商業化甚至是資本化的發展,藝術品往往離了藝術家原來創作的時代和環境,成為消費和慾望的對象,先別說那些在拍賣會以天價購買藝術的人到底是否懂得欣賞藝術,就是簇擁地來到美術館、站在梵高和畢加索名畫跟前的我們,又能與作品有多少真正的對話?這種藝術與人、與生活、與社會的脫離,迫使六、七十年代的美國藝術家敲碎美術館與畫廊的白牆,重新走到大街上。


也是在此期間,美國一些重要的公共藝術機構相繼成立:一方面是許多州份和城市開始推動百分比藝術計劃(Percent for Art),規定公共建設必須投放百分之一的費用購置公共藝術;另一方面是民間非營利機構的成立,比如公共藝術基金(Public Art Fund)和創意時代(Creative Time)。這些機構的出現,不僅提供了資源,也搭建了社區協作的平台,令公共藝術得以滲透美國大小城市。


然而,公共藝術借助公共資源實施,進入公眾視野,自然也要接受公眾的審視。既要啟發思考,又要使觀眾接受及認同,這依仗的就不僅是藝術家的創意和願景,還必須考慮社區參與的制度、公共教育的落實等等。如此是要道出,公共藝術,遠不只是把藝術品從美術館搬進城市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