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徐欣羨

電影導演,2012年憑紀錄片《櫃裡孩》獲得「2012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評審大獎,並獲邀在亞洲及歐洲多個影展放映。其後赴香港演藝學院修讀電影製作碩士課程,畢業作品《小學雞大電影》入圍2013年「香港亞洲電影節」。紀錄片《荒蕪中栽花》獲得「2014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評審推介獎。近期作品《骨妹》獲選為「第一屆澳門國際影展」競賽影片,獲得「澳門觀眾大獎」,亦獲「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兩項提名。


澳門電影人才該如何發展

2018年04月 | 第二十六期

澳門電影產業該如何發展,是近幾年來的熱門話題,但比起整個產業,我更關心澳門電影人才的發展。


然而,無論我們要討論澳門電影產業或澳門電影人才,首先我們要先了解甚麼是澳門電影。不管是在澳門本地,或是在澳門以外的其他地區,對於澳門電影是甚麼,大家還不是很清楚。要定義「澳門電影」這個名詞,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討論,一是關於拍攝地點,另一方面是關於電影的主創人員和演員比例。


澳門作為東方的拉斯維加斯,又擁有世界歷史文化遺產,有很多景點是非常值得拍攝,也吸引到很多不同地方的團隊來進行拍攝,但是否所有在澳門取景的電影都可以稱為澳門電影呢?從90年代開始,已經有比較多香港電影會選擇澳門作為一個取景的地點,像是一個後花園一樣,帶點異國風情的澳門帶給香港觀眾無限的幻想空間。而近十年間,更多了許多不同地區的人來澳門拍攝,而且次數也漸趨頻密,從荷里活電影、韓國電影,以至中國內地的電影,都紛紛來澳門捕捉不同的畫面。不過這些電影裡的澳門,只是一個舞台,完全沒有血肉,跟真實的澳門也相去甚遠,澳門在這些電影裡純粹是一個片場,一個有賭場、教堂、廟宇和窄巷的背景。無可否認,這些澳門形象即使不真實,但也是讓其他地方的人看到澳門的方法,可是我們不會把這類電影稱為澳門電影。反之,假設有一部電影完全沒有在澳門拍攝,但故事是講一個澳門人在外地掙扎求存的故事,而主創人員也大部分是澳門人,那我們可以說這是澳門電影嗎?


如果說拍攝地點不能定義一部電影是否澳門電影,那麼怎樣的故事內容,多少的電影主創人員和演員比例,才可算是澳門電影呢?如果是全澳門人參與的電影,但創作完全脫離現實,也是跟真實澳門沒有一點關係,那算是澳門電影嗎?或是有一部電影很貼近真實澳門,但澳門人參與比例很少,那我們又該怎樣定義呢?又或是澳門的主創在拍一部外地發生的電影,完全跟澳門無關,那有澳門電影的成份嗎?如果人員比例不能作準,拍攝地點不能作準,那我們在支持澳門電影時,其實是應該支持甚麼呢?

 

正正因為上述原因,我個人覺得是否澳門電影本身有很多討論空間,但唯一不能抹殺的是,如果有愈多了解澳門的創作人和演員去製作電影,我們愈有可能製作出澳門電影。故此,我覺得如何讓澳門的電影人才有所發展,是當前比較重要的任務,如果連電影人才也沒有,我們又如何談產業呢?


澳門本土的電影人才,打從90年代開始就有前輩在默默耕耘。而近年投身影視創作的人才愈來愈多,不管是本地崛起的,還是海外學成歸來的,大家都努力在這裡嘗試製作自己的電影。先不討論電影是否藝術這個問題,電影製作絕對是一門需要練習的手藝。不同於其他手藝,如果是畫畫,可以每天在家裡畫十張甚至一百張素描畫,但是如果是電影製作,卻沒有辦法如此。當然可以說看電影也是一種學習手法,只是電影製作很大的一部分也是取決於現場的執行力,如果創意被執行壓垮,那是一件很可惜的事。那麼電影各部門的人才和演員該如何鍛煉自己的技巧呢?如果本地製作的量不夠,那麼外地來澳拍攝的電影,是否也可以加入澳門的台前幕後工作人員,令他們有工作之餘也有練習機會,更可以向外地的製作團隊學習。綜合上述狀況,澳門電影人才的發展培養應該從各方面加強力度,以促進澳門電影發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