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鄧曉炯

寫作人、文化評論人,曾獲澳門文學獎、澳門中篇小說獎,出版作品包括:小說集《浮城》、《刺客》、《迷魂》及評論集《有感爾發》,其中《刺客》、《迷魂》等小說被翻譯英、葡文出版,過往亦涉足戲劇創作,作品包括:兒童劇《魔法寶石》、《反斗西遊記》,澳門民間傳說系列《石獅子》、《許願靈猴》及改編劇本《女帝奇英傳》(梁羽生)等。

鯰魚效應

2016年04月 | 第十四期


01_鄧曉炯_01.jpg

圖/100毛


今年初,香港網媒毛記電視舉辦的第一屆十大勁曲金曲分獎典禮,引發巨大迴響,這個擺明車馬挑機香港無線電視舉辦多年的招牌節目──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惡搞之作,不但製作認真,而且創意爆棚,難怪吸引大批網民收看直播轉播,更令不少文化評論人、專家學者紛紛撰文探討,可說不單是2016年的文化大事件,更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


其實,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2009年,內地也出現過類似的事件:當年有群「京漂」(在北京闖蕩尋求發展機會的外地人),舉辦了一場前無古人的「山寨春晚」──「春晚」即中國中央電視台每年於除夕晚上製播的「春節聯歡晚會」的簡稱,自1983年首播至今,春晚已成全球收視率最高、播出時間最長、演員最多的綜藝晚會,更是中國人過年必備的「精神年夜飯」。任何表演者若登此「龍門」,幾乎於一夜之間成為全中國家喻戶曉的明星,而在春晚演唱的歌曲或節目,也迅速於全國各地熱播傳唱。因此,每年春晚演甚麼、哪位明星能或不能上春晚,均成為全國民眾關注的焦點。


然而,正因該節目之重要與廣受歡迎,它也慢慢變得僵化起來,形式固化陳舊、內容趨向保守,到近年,春晚更例必成為國人的「吐槽」對象,收看觀眾數目也在逐年下跌。故在此背景下,一幫「京漂」舉辦的「山寨春晚」,自然成了焦點話題──按當初主辦者的設計,「山寨春晚」將與央視春晚同步通過網路直播,觀眾則面向底層老百姓,特別是過年不能回家的農民工、大學生;最重要的,是「山寨春晚」的演出節目採用「海選」方式,任何希望上「春晚」的表演者都可以自由報名。有關「山寨春晚」的故事,當年內地《南方周末》撰寫了一系列跟蹤報導,極之峰迴路轉,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找來看看。


而我想說的是,不管是當年的「山寨春晚」,還是今天的「十大勁曲金曲分獎典禮」,其中都蘊含了創意產業的一個重要關鍵詞──「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該詞據說出自當年北歐的漁夫為確保所捕獲的沙丁魚,在返航途中不至於死亡殆盡,於是在魚群中放入幾條鯰魚,因鯰魚在陌生環境裡會不斷游動,從而令沙丁魚群也被迫游動呼吸,從而提升其存活率。


事實上,創意產業大概是最適用「破壞式創新」模式的產業,因社會、經濟、科技等諸層面的發展日新月異,不管創作者還是管理者,都需要不斷推陳出新、主動求變,但人(或企業)畢竟天性是懶惰的,尤其是積累了一定知名度、渠道等資本之後,更不太願意跳出之前的「成功模式」,而結果就是不斷複製自己,與社會脫節、落伍於時代。因此,當我們看到有「鯰魚」出現的時候,其實不必抗拒或躲避,反應竊喜才對──因為這些「搞事者」,就像一面難得的鏡子,為那些被他們挑戰的對象,真實映照出其存在的弊病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