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洪國雄

蘇澳白米木屐村顧問,楊英風美術館專員/講師,黎畫廊藝術行銷總監,現任社區大學講師,籌備文創學會執行長。


宜蘭蘇澳白米社區巡禮

2015年02月 | 第二期

04_洪國雄.jpg

蘇澳白米的結婚木屐證書  圖/洪國雄


幾年前因為朋友熱情邀約,來到台灣東北部宜蘭蘇澳白米木屐村,猶記得剛來的第一天,被眼前幽雅清潔環境所吸引,內心已明確告訴自己我來對了!


一片榮景之前,是社區內幾位媽媽以十幾年的努力,才有如今美好的成果。譬如:為了生活品質與小孩安全,請工廠砂石車繞道而行,甚至不惜理性頭綁白布條與那些工廠抗爭,目的就是希望給下一代一個優質安全的成長環境。但是先生們又都在這些工廠上班,萬一協議不成,工作就沒了。幸好在她們不畏艱難的態度之下,工廠另闢道路讓卡車繞道,每年還撥出專款回饋社區,社區營造才有雛形出現。


原本以為最困難問題解決了,沒想到好戲才正要上場。例如:公婆認為多此一舉沒必要浪費錢,但是她們又不願意孩子們在如此惡劣的環境成長,於是幾位媽媽們決定坐言起行,大家先從自家清潔做起,一星期約好一天趁長輩午睡,小孩上學之時,整理社區,約半年之後,大家發現社區好像換上新衣一樣,才逐漸有連鎖效應共同美化環境,這期間還曾經發生婆婆們看到相關溝通人員時拔腿就跑的窘境唉!


凡事起頭難,幸好這些有超人意志的媽媽,分組進行朝理想邁進,有人安撫長輩,有人與公務部門協調,有人研究傳統美食,另外最重要是了解社區的傳統產業──木屐與白米社區百年來的淵源。


日治時代的台灣,木材產業是被壟斷的,白米社區因地形似甕,有生長着鵝掌樹,材質硬度適合做木屐,但是隨着二戰之後,塑膠產業興起,拖鞋的輕便逐漸取代木屐,於是許多苦熬多年的師父淡出舞台,另謀生機。經過這些媽媽鍥而不捨的遊說,老師父終於重出江湖,果真寶刀未老鋒芒再現。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湊成一個諸葛亮,當傳統木屐光環不再之後,我們思索着如何在以「old is new」的策略當中尋找一個新的方向,但是老師父的觀念確像一道牢不可破的牆,令木屐彩繪藝師培養親切又具專業的行銷態度,對自我產品信心的提升等等,似乎又有着排山倒海而來的問題考驗着同仁們!


當大家絞盡腦汁研發更多木屐文創的可能性時,從原先鑰匙圈,祈福牌,時尚的木屐涼鞋,最值得驕傲的是從吉祥成語當中尋求靈感如:夫唱婦隨/一步一腳印,隱喻婚姻穩健經營的意念,也孕釀着結婚木屐證書的誕生,有傳統技術與相片科技合成,形成了紀念意義非凡的婚禮文創,至今仍是明星商品,而後來也陸續設計出畢業證書/聘書等熱銷文創!


人類因為有夢想而偉大,當年年輕媽媽,或許青春歲月流逝,可是她們為社區營造/文創曾經所付出的一切,將永遠形成典範,誰說小兵不能立大功呢?我要大聲說出:妳們是全世界最美麗的白米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