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鄧曉炯

寫作人、文化評論人,曾獲澳門文學獎、澳門中篇小說獎,出版作品包括:小說集《浮城》、《刺客》、《迷魂》及評論集《有感爾發》,其中《刺客》、《迷魂》等小說被翻譯英、葡文出版,過往亦涉足戲劇創作,作品包括:兒童劇《魔法寶石》、《反斗西遊記》,澳門民間傳說系列《石獅子》、《許願靈猴》及改編劇本《女帝奇英傳》(梁羽生)等。

閱讀的起點

2015年04月 | 第四期

說起「文創」這個時髦詞語,不管是戲劇、電影、電視也好,設計、繪畫、音樂也罷,其實背後都離不開「閱讀」──閱讀能訓練我們的理解力、思考力、想像力,鍛煉我們的同理心、同情心,令我們穿越古今中外不同時空,和不同人物的所思所想接軌……若說閱讀是文創的起點,那麼閱讀的起點又在哪裡?


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我們還是讓數字來說話:內地有機構每年開展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撰寫本文時尚未公佈2014年的最新數據,故手頭的數據均來自2013年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人每年平均看五本書,再仔細研讀,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首先,是年輕人的閱讀量高於全國平均值(0至17歲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約為七本);其次,是年輕人的閱讀趨勢隨年俱增:0至8歲的兒童人均讀書約六本,9至17歲更達近九本之多(9至13歲8.26本,14至17歲8.97本),是全國閱讀人口之中最高峰的年齡段。


我想,就算換了不同國家或文化背景,以上現象也應大致類同:從小學到中學以至大學這段求學時期,年輕人們逐步脫去少年稚氣,對周遭世界充滿好奇,他(她)們對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認知,乃至價值觀和閱讀品味的形成,這都是重要而關鍵的時期。相較而言,澳門的情況就頗令人憂心了:雖然澳門並無類似內地「全國國民閱讀調查」之類的綜合式統計,難以直接對比,但早前有團體針對本澳中學生的閱讀習慣開展問卷調查,發現澳門中學生「逾六成自認課外閱讀量不足」、「近七成沒有恆常閱讀習慣」,其中更有一成人過往一年的閱讀量是零,這統計結果不能說不令人驚訝。


不閱讀或少閱讀的人群令人擔憂,而若這個群體還是年輕人為主的話,就更令人不安了,可問題是,如果我們試圖扭轉這個局面,又該從哪裡做起呢?還是回到以上那份「國民閱讀調查報告」,我們發現,在中國0至8歲有閱讀行為的兒童家庭中,平時有陪孩子讀書習慣的家庭佔了近九成,而這些家長們平均每天會花約半小時陪孩子一起讀書、平均每年會帶孩子逛四次書店。所以,如果你也是家長的話,可以問自己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過去一年裡,你每天花了多少時間給孩子講故事?又陪孩子逛了幾次書店?買了幾本書?


看似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的「閱讀問題」,其實原來根源就在成年人的身上,當然,推動閱讀是全社會的責任:比如政府在圖書館等社區設施硬件方面的資源投入,以及在支持寫作出版和鼓勵閱讀方面的政策支援,還有學校對於閱讀教育的重視、書店出版社等機構的商業運作……這些都很重要,但歸根到底,「閱讀」的最重要起步點,其實還是在家裡──澳門的爸爸或媽媽們,哪怕工作再累家務再忙,你們有沒有、以及願不願意,為自己的孩子翻開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