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PT

尋找澳門藝術家的伯樂

2015年03月 | 第三期
文/馬詩頴、陳美婷、梁偉鍵

base-60.jpgbase-61.jpg


雖說澳門藝術市場小,畫廊難以經營,但全藝社作為澳門藝術家的「金牌經理人」,可說是業內奇葩。洪慧和霍凱盛的作品,也曾由全藝社負責營銷。兩位藝術家也表示,不是把作品掛起就會有人買,作品也不是靠藝術家自己行銷,而是需要有市場觸覺和良好人脈的畫廊去代勞。

 

2007年成立的全藝社,經過八年的發展,已成為澳門具公信力的畫廊。本身是設計和繪畫出身的全藝社監事長朱焯信,明白藝術家需要全心全意創作,做出優秀作品的機會才較大。但一講到「市場」二字,藝術就不再純粹是孤芳自賞的創作,還要顧及藝術家和藝術品的包裝,將兩者塑造成某個形象才能打入市場。

 

那市場需要怎樣的作品呢?朱焯信指出:「如要藝術品在市場有銷路,作品本身的題材要夠獨特,而藝術家持續創作也非常重要。全藝社的買家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慣性買家,他們會從作品中看出某藝術家的創作軌跡,是不斷成熟、作出新嘗試?或是停滯不前?慣性買家一看作品就可判斷出來,也就會立刻決定買還是不買。」

 

不過,要捕捉買家的喜好,並非一時三刻可訓練出來,要靠的是經驗和多年沉澱的藝術素養,才有能力發掘有潛質──即有市場價值的作品。朱焯信坦言,這一環在澳門非常薄弱。

 

他說:「伯樂的角色可說是一生的事業,要以年計的經驗累積和不斷嘗試。但澳門目前失業率極低,願意進入藝術行政和市場領域的人本來就不多。以全藝社為例,過去一年幾乎平均每個月就有一人離職,本地又鮮有相關的專才培訓,聘請外地專才已無可避免。人力資源的角力在藝術界已到不能置身事外的地步了。」

 

在澳門,發掘千里馬的伯樂不足夠,那即使有新秀終於被發掘了,其作品在本澳和海外市場的銷路又如何?

 

朱焯信指出,新進畫家現時每幅畫平均約澳門幣3,000至4,000元起,再視乎市場反應調升。較有名氣的如唐重和霍凱盛的作品,可升至逾萬元甚至數萬元不等。但無論是數千還是數萬元的作品,按朱焯信的統計,約八成的買家是在澳門工作的外籍人士。

 

「西方人的消費習慣與華人有明顯差異。西方人視收藏藝術品是生活一部分,華人一般認為,有多餘錢應該儲蓄或花費在衣食住行,澳門人的藝術消費習慣,還需要一些時間去培養出來。」

 

如果像全藝社的畫廊是找藝術家的伯樂,那已舉辦了兩屆的藝術澳門博覽會(ART MO)就是扮演培養買家或收藏家的角色。

 

有參加過藝術澳門博覽會的人也許會發現,兩屆的博覽會中,澳門本土的參展作品非常少,來自香港、內地、台灣、韓國和日本的藝術機構和畫廊才是主角。

 

博覽會的營運總監何健宇解釋:「未能用本地藝術品作主打,原因有二:一是本地藝術品未夠成熟,難獨撐場面;二是亞洲尚未形成在澳門買賣高端藝術品的消費習慣。因此,我們要做的第一步是要先用較有保證的藝術品吸引亞洲買家來澳門,尤其是內地的買家和收藏家,他們在亞洲佔了市場很大份額,其次是培養本地的藝術消費族群。」

 

何健宇還指出,儘管博覽會現階段並非以澳門作品為主打,但對本地藝術工作者甚至是整個藝術市場仍是有好處的。「博覽會的目標是把澳門打造成亞洲藝術品買家的新聚腳點,令他們習慣到澳門購買和收藏藝術品,形成一種氛圍。藝術必須要有足夠的買家才能形成市場,否則只會處於孤掌難鳴的狀態,怎發展也不會有起色。」